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31, 2021的文章

Q95: 別解脫戒、定共戒、道共戒,指的是甚麼?

 Ans: (演啟法師): 戒有三等:1.一般凡夫遵守的「別解脫戒」,如五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及菩薩戒。2.已經修成禪定者,在定中自然守持的「定共戒」。3.已經證得了聖果者,自然永不作惡,名為「道共戒」。 第一種戒,所謂「別解脫」是別別解脫的意思,又叫作處處解脫,即每持守一條戒,就已經種下一分解脫的因,就已經能從當下的煩惱獲得解脫;不持戒則為煩惱所縛,如果能夠時時留心、處處持戒,那就時時解脫、處處解脫。 第二種戒,稱為「定共戒」。一個入深定的人,他的身心是不動的,由於制心一處,因此,他便不會有破戒的可能。 第三種戒是「道共戒」,這是指那些已經達到聖潔境界的人,在這個境界裡,他們的內心時時刻刻與正道相應,他們的思想、觀念,自然不可能偏離正道。這即是說明,他們是不可能破戒的。他們不需要依靠任何行為的準則,或道德的規範,因為凡是他們的行為,自然而然地屬於戒律的範疇。 最後是 聖嚴師父的勉勵,要想淨化人的身口意三類行為,所謂三業清淨、得解脫禪定、開無漏智慧,必須受戒持戒。要想淨化人間,展現清淨、和敬、和樂、自在、健康的社會環境,也必須鼓勵僧俗大眾,依各人發心不同的身分,受戒持戒。 ★參考:《拈花微笑》、《禪的生活》、《學術論考》

Q94: 懺悔的方法有哪些?

 Ans: (演啟法師): 懺悔有三種方式:1.向己懺悔(責心懺),2.對佛菩薩像前懺悔,3.對知語的人懺悔。從戒律上來講,最輕的過失用責心懺悔,重的則要對人懺悔。 佛法的修行中,有種懺悔的方法,稱作拜懺。拜懺時,如果只是像雞吃米一樣叩頭、嘴巴裡咿咿唔唔,而心裡卻不相應,那樣的拜法,不能說完全沒用,實際上功效不大,懺悔時,心中要坦誠,不隱藏自己應面對的醜惡。常見的拜懺有懺悔偈、大悲懺、地藏懺、淨土懺、梁皇寶懺等等。 拜懺之所以有效,並不是說我們懺悔了,自己的果報、罪業,就可以推給佛菩薩而一筆勾銷。佛菩薩是無法代人受報的,只能幫我們做擔保,保證我們積欠的債務將來會慢慢償還,讓我們先暫時渡過難關,眼前不那麼痛苦。 聖嚴法師勉勵我們,修行的過程難免會出現障礙,若能時時處處都懷有一顆懺悔的心,障礙自然漸減,相反地,若不知慚愧與懺悔,則障礙重重。懺悔的意思是承認自己有病,知道自己通身是病障,必定要尋醫、求治、吃藥,如此則所有諸種病障,自然漸漸消除;若不知道慚愧與懺悔,則是「諱疾忌醫」,病必加重,進而演變成不可救藥的絕症了。所以,懺悔業障,是佛教徒們天天要修的恆課。 ★參考:《禪的體驗‧禪的開示》、《人行道》、《禪的世界》、《念佛生淨土》

Q93: 1.居士在家設佛堂,要具備哪些?有甚麼要注意的? 2.如果有供水,水杯最好在什麼時間收?

 Ans:(演啟法師): 在家設置佛堂,由位置、陳設、供品這三部分來做簡單的說明。 1.位置:只要不把佛像面對廁所、爐灶,或直接面對睡覺的床就好。可以選一間比較安靜的房間。 2.陳設:保持整齊、清潔,不要雜亂。佛像背後最好不是窗戶,以免背景很凌亂;佛桌盡量靠牆。佛像可選擇與自己相應的法門或佛菩薩。 3.供品:供品可以有香、花、燈、果、淨水和食物等。供的物品只要乾淨、清潔、新鮮就好,不是要拿什麼名貴、稀有的東西。供水可在早課結束後即可收。這些供品不是拿來給人家看的,而是表示你的心意、誠意。 總而言之,就是把握虔誠、恭敬的原則。 ★ 詳細介紹可參考《學佛群疑》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壇。

Q92: 何謂[ 流轉門 ]、 何謂[ 還滅門 ]?

 Ans: (演啟法師): 十二因緣是在說明人生命之生死循環的原理,共有十二個階段。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癡,而引導我們造作種種的善惡行為;由行為的餘勢(業力)而積聚成為生命之流的主體,叫作識;由識而感受生命的身心現象,叫作名色;名色住胎而漸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狀態,叫作六入;由六入的出胎而接觸到外在的事物;由與外在事物的接觸而有苦樂憂喜捨的感受;由感受的分別作用而有瞋愛之心生起,瞋愛之心表現於外,便是取捨求拒的種種善惡行為;由於這種種善惡行為,便又有了必將接受未來果報的業因;既有了今生的業因,當受來生的生命;既有了來生的生,又必有來生的老與死。這是生命之流三世迴環的因果定律:造業因的集,受果報的苦,再由苦而集,由集而苦,生生不已,也死死不已! 佛陀在《阿含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稱為「純大苦聚集」,便是指的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是由苦集而有苦果,在受苦報的同時,又造苦因的苦集,並且循環不已。這叫「流轉門」。 佛陀在《阿含經》中又常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死滅」,稱為「純大苦聚滅」。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是由修習道聖諦,而斷苦集諦,證苦滅諦。因修道聖諦而得無漏的涅槃智,而滅無明;無明滅、則行亦滅,行滅則識亦滅,乃至生滅老死亦滅,此時便從苦諦與苦集諦得解脫。這叫「環滅門」。 參考:《八正道》、《學佛知津》

Q91: 如何許願才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Ans:(演啟法師): 一般人常以為,佛法要我們什麼都不求,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佛法雖然教我們不要「貪求」,但卻教我們要「求願」,如此一來,個人不會失去奮鬥的目標,社會也才有繼續進步的動力。 「求願」就是許願、發願,願自己朝著某個方向走,或是完成某件事。求願是活到老、學到老,一輩子持續不斷地學習,並且要求自己種福、培福、多付出,也讓自己更進步。 而「貪求」則是無止盡的欲求,無論看見別人擁有什麼,自己都想擁有。有些人利欲熏心,為了貪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走旁門左道,結果往往因而倒大楣。此外,有些人雖不向人求,卻轉而向鬼神、佛菩薩求。例如到廟裡許願,等自己真的發財了,再回到廟裡還願,為神明「安金身」。不過,這種短暫利益的交換,只是一種賄賂神明的手段罷了,而神明或佛菩薩真的應許了你的願望,也只是暫時預支自己的福報,以後還是要償還的。 站在佛法的立場,一般人求學、求職、求富貴都是應該的,但我們的追求應該要合理,而且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作為代價。其次,要明白權利、義務和責任的關係是並行的,我們如果要求福,就要先培福;要享受權利,就要先盡義務,這就是因果。只有合乎因果道理的追求,才是最好、最可靠的,否則就是貪求,即使勉強得到了,禍患也會跟著來。 所以,我們要用「求願」的方法,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奉獻,切勿用「貪求」、迷信的方法,否則會得不償失。 摘自:《真正的快樂》之合乎因果的追求 詳細內容可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DDMCHAN/posts/3780568458666322

Q90: 持戒與禪修的關係為何?

 Ans:(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在《禪的生活》提到,有人問我:「學打坐要多久才能開悟?」我說:「我不開店,不能出保證書,也沒有開悟這東西可以出售;我僅教人方法,為人指出開悟的方向。」至於誰能開悟?一定是那些從根本上下工夫的人。 從平常生活一直到最高境界,都能用上本與末的原則來處理。諸位有沒有聽過,要使天下太平,最好是皇帝沒有事而大臣們很忙,這是「君逸臣勞」,大臣們宜各盡其職,為君者宜垂拱而治天下。…但在修行的態度上可以用到這個原則。心為君,身體和環境為臣民,安定調心,努力調身,便能調伏身心所處的環境了。在佛法來講,根本是原則,枝葉是細節;根本牢固,枝葉必定繁茂。戒律是細節,定慧是根本;定慧若成,戒行必淨。佛教的戒律是很嚴謹的,目的是對初入佛門,不善調心的人,先從外表的生活上立一軌範,作為修行定慧的準備。禪定的方法是開發智慧的工具,修行禪定的先決條件是持戒;好像從遠處看到的樹木,是它的枝葉,到了樹下或樹旁之時,才見根幹。當你在掌握到根幹之後,便可專注於心的鍛鍊,也就是只求心正心直及心的明淨安定,不拘外表的枝末小節;然其收放自如的灑脫心境,絕不是放浪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