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Q82: 佛教中常提到“莊嚴“,請法師說明何謂"莊嚴"?請用白話的語言來說明。

 Ans: (演啟法師) 很多人認為的莊嚴,是用豪景排場、金銀珠寶、華飾宮殿等的物質,那僅是外表;若用智慧和慈悲,來莊嚴身心和環境,才是表裡一致,最高的功德莊嚴。身心世界的莊嚴,才是全面徹底的莊嚴。如僅是虛有其表,臉上、身上妝扮得很漂亮,居住處所環境設計得很優美,而內心卻非常醜惡,充滿貪、瞋、癡、慢、疑、嫉妒、慳吝等煩惱,這種人因為缺少悲智的功德,缺少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五分法身功德,僅用物質是如何也莊嚴不起來的。若用悲智的功德,莊嚴自己,也莊嚴他人,這個世界自然就莊嚴了,自己也就有了功德。 聖嚴師父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面部的表情及身體的動作,通過威儀禮貌,讓人覺得你是一位相好莊嚴的修行者。這在「身儀」方面,可包含坐、立、行動、舉手投足、低頭合掌等的姿勢,與人同行時、出入電梯時、上下汽車時的先後順序等等。萬一不曾受過禮儀訓練也勿自卑,但要謙虛誠實;待人一定要親切和善,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口儀方面,跟人講話時最好不用粗俗語、流俗語、低俗語,常帶客氣的敬語和尊敬,譬如尊稱對方某某居士、某某菩薩、某某法師,是尊敬的稱呼。    菩薩不需要用世間的虛榮來裝潢門面,也不用以珠光寶氣、穿金戴銀,把自己打扮得花花綠綠、庸俗不堪。就像繡花枕頭,外表很漂亮,裡面全是棉絮草包;至於內在的充實,除了知識學問的修養,更重要的是有誠懇心,對人要謙讓恭敬,要有恰到好處、適如其分的禮貌。這就是一種莊嚴,所以人的淨化是從心的行為淨化起,再從身體和語言的行為表現出來淨化人間。 摘自:《維摩經六講》

Q81: 請問法師,供養偈和結齋偈的意義為何?

 Ans: (演啟法師) 臨齋時,念的供養偈:「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可說是修行禪法的靈魂,亦可說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供養佛法僧三寶,是為感恩;供養眾生,是為報恩。平常供養三寶,亦同時為了廣度眾生。三寶接受供養之後,即可以此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這便是將自我的所有,轉變成為一切眾生共享的利益。然後再把自己所供養的功德迴向給三寶及眾生,所剩的便只有無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了。簡言之:我們先以物品供養,再將功德迴向,即是淡化自我,消融自我的靈藥良方。         結齋時,念的四句偈是:「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意為:當我吃完飯時,祝願一切眾生,也都修行供養,具足一切佛法,將來必定成佛。祈願眾生成佛,表示不為自我私利。所以,禪修者,著手修行之初,便要訓練自己:先從有求而昇為無求,再從無求而廣修供養。 ※ 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Q80: 請問法師,”欲做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的意思是什麼?

 🎈『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乃《華嚴經》裏的句偈,意即如果想成為佛門龍象,就要先付出;致力為眾生服務,才能福慧雙俱。」 🎈「龍象」是佛菩薩的乘騎;「馬牛」是凡夫的奴僕。簡單的說:想做佛菩薩的龍象坐騎,那就得先從眾生的牛馬做起。 今末學想請法師開示,佛教有云:「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之論述,修行而作諸佛龍象,依大乘行者乃求無上菩提之修持,仍屬不究竟,特法師請釋其意涵。 因「龍象」似乎意味著「大象披瓔珞」,僅修福不修慧,此乃末學想法,請法師釋之。 (上)述是以畜牲道中最有福報的畜牲而言,但龍象若以菩薩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角度,來比喻菩薩以慈悲光知慧光來利益眾生之威猛能力,則佛門龍象應解釋為登地以上的菩薩,以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於成佛之道廣行無量義,如此解釋即符合大乘行者,請法師釋示之。 Ans:(常恩法師) 學習發大悲願心,捨已利人,發承擔度一切眾生離苦的菩提心。另外,以上偈子並非出自《華嚴經》。 ……… 「僧伽大學」目的:是希望養成的學僧能夠成為人中「龍象」。 「龍」是在天上飛、海裡游的,「象」則是在陸地上行走的,之所以稱為「龍象」,就是取其在天空、大海、陸地中最有威力、最自在的意象。 「龍」雖然是天空和海洋最大的動物,但牠們護持三寶,我們稱之「護法龍天」,所以不會把眾生當成食物來吃,也不會凌虐、欺負其他的動物。 而「象」雖然塊頭很大、牙齒很粗,力氣也很大,但牠也不吃動物。牠是吃草的純素食動物,甚至我們吃的都沒有那麼純。 所以,當我們稱人為「龍象」,或稱呼出家眾為「法門龍象」時,就是讚歎他們像龍、像象一樣慈悲又有承擔力。 然而,「龍」剛生出來的時候,像「蛇」;「象」剛生出來的時候,像長著長鼻子的「小狗」。….. 諸位菩薩現在是龍子、象子…..,但我們要學習發大悲願心,種下成為「龍象」的種子。 #摘自:《法鼓家風》 「發菩提心,一定是捨己而利人,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真正的菩提心是要「為眾生做床座」、「為眾生做牛馬」。 「做牛」、「做馬」,聽起來好像很可憐,但是,牛馬是馱著人走的,別人到了目的地,牛馬自己也一樣到了。 #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Q79: 請問法師,什麼是見惑?什麼思惑?如何斷除?

 Ans:(常恩法師) 修學戒定慧,證得阿羅漢便可斷除。 「見惑」(見解的迷惑)及「思惑」(貪瞋等煩惱) #摘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證得阿羅漢果之後,一切三界中的「見惑」與「思惑」之賊都殺光了。」 #摘自:《漢藏佛學同異答問》

Q78: 請問法師,”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是什麼意思?

 Ans:(常恩法師) 證得阿羅漢之意。 「我生已盡」,是已出離三界的生死; 「梵行已立」,是應修清淨的身口意三業,已經圓滿; 「所作已辦」,是應斷的煩惱,已經全部斷除; 「不受後有」,是從此之後,不再接受任何善惡果報。 這四句話是形容:阿羅漢所證果位的標準用語,若尚未證涅槃,絕對不會以此四語稱讚。」 #摘自:《四聖諦講記》p. 0029

Q77: 什麼是佛陀要入涅槃時,阿難四事問佛?

 Ans:(常恩法師) 「佛經上記載,在釋迦牟尼佛即將入涅槃的時候,阿難強忍住悲痛,請佛就未來佛法的弘傳,開示最後的遺教。釋迦牟尼佛咐囑阿難四件事: 其一,在日後結集佛法經典之時,每一部經的經文皆以「如是我聞」為起始,表示這是由佛陀親口宣說,阿難親聞。 其二,以戒律為師。 其三,依四念處行道。 其四,對於犯戒而不受勸告的比丘,用默擯、不理睬他的方式,讓他心生悔意,自行歸善。」 #摘自:《禪的世界》p. 022

Q76: 雨露霜雪本無主 風雲雷電應時現 不懂這個108自在語的含義 恭請法師開示

 Ans: (常恩法師) 用來譬諭佛法中「無常」、「無我」的觀念。

Q75: 前幾天在一個聚會中,一個不相信宗教、只相信科學的朋友提到父母往生時,他遵照禮儀公司的吩咐,每晚為父母誦心經與《阿彌陀經》,他說心經還可以接受,但彌陀經看起來就像觀光旅遊業的廣告,讓他很難忍受。請問法師:對這樣的說法,該如何簡短卻不失佛法要旨與彌陀經經義的回答?

 Ans:(常恩法師) 《阿彌陀經》說明有個安全可靠的淨土,可以安心的前往並修學習佛法。以下師父的開示供菩薩學習。  西方極樂世界究竟在哪裡?https://reurl.cc/q8W2YN

Q74: 何謂「布施福業的八類福田?」

 Ans: (演啟法師) 布施是一種福業,佛將福業的對象分為八類,稱為八福田,那就是:佛、聖人(是大小乘未登佛位的聖者,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和尚(親教師──是指出家人受戒時的主持人,居士沒有和尚),阿闍梨(軌範師──是教讀師、依止師、戒師、皈依師等)、僧寶、父、母、病人。        在這八種福田之中,居士在家應當首重父母,其次是佛、聖人等,不供養父母而來供養三寶,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但是《梵網經》中又說:「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這就是鼓勵大家多做慈濟事業。供養三寶當然要緊,救濟貧病於死生的邊緣者,尤其要緊。平時除了父母,當以供養三寶為第一;遇到特殊情況,若有餘力,當以濟困扶厄為第一。        種福田就像我們以有限的種子,種到田裡,而生產出更多更多的收穫,所以,沒福的人要種福培福,有福的人要惜福增福,使得福德越來越大,最後達到福智圓滿的程度,便是成佛。聖嚴師父勉勵我們,希望諸位能用智慧來培養自己的福報,用福報來培養自己的智慧,祝願大家,早日成佛。 ※參考:《學佛知津》、《禪的世界》

Q73: 在家居士應該具足五個條件(五法具足),所說為何?

 Ans: (演啟法師) 《雜阿含經》記載,佛陀認為在家居士應該具足五個條件,如下: 1.信具足:居士學佛對三寶要有堅定的信心,相信佛法能幫助自己與眾生離苦得樂。 2.戒具足:修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如此才能持戒調整行為,去惡向善。 3.聞具足:要聽經聞法,親近善知識學習,才能知諸法、遮諸惡、斷無義、得涅槃。 4.施具足:以尊敬心供施父母、師長、三寶;以悲憫心布施孤苦、貧疾;以公益施捨促成社會大眾的福利。 5.慧具足:學佛要從聞、思、修領悟佛法的真諦,習得佛法的真實智慧。 ★摘自《居士50問》

Q72: 安太歲在佛教是什麼樣的意涵? 藥師佛十二藥叉是與此有類似觀念嗎? 懇請法師為弟子釋疑。

 Ans:(常恩法師) 安太歲是中國的民間信仰。https://reurl.cc/Ez5y1m 十二藥叉則是是佛法的重要護法。《藥師佛五十問》https://reurl.cc/N6Kg49 以上兩個連結供菩薩學習與了解。

Q71: 請問法師:何謂“四聖諦"?

 Ans:(果舟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OkJk0mxwsc&t=0s&list=PLCA662BA0A8871C42&index=19&app=desktop                                                   四聖諦是基礎的佛學,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的第一個夏天,最初在鹿野苑為五位比丘弟子所講的佛法,就是四聖諦。四聖諦的內容有三個層次,也就是所謂的三轉法輪:(一)此是「苦」的事實;苦果定有其苦因,名為「集」;此是滅苦之「道」;此是苦「滅」的涅槃。(二)苦宜滅,集宜斷,道宜修,滅宜證。(三)苦已滅,集已斷,道已修,滅已證。 請參閱聖嚴法師四聖諦講記

Q70: 持名念佛應念南無阿彌陀佛或是阿彌陀佛?其中的阿字要念ㄚ或是念ㄛ?

 Ans: (果舟法師) 聖嚴師父曾 開示  我們法鼓山 念佛共修是念ㄛ.  但我們不能說念ㄚ是錯的喔  

Q69: 什麼是菩薩修行的五十二階位?

 Ans:(演啟法師) 菩薩從初發心至佛果位,所經歷的五十二個階段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初十信是外凡;十住、十行、十迴向是內凡,又名三十賢位;初地以上是聖位,因此,聖人有十二個階位,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        初地以上得無生法忍,煩惱不起,無明分斷,仍有眾生要度的誓願,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進入無功用地,不必再發誓願,自然因應隨類攝化,乃至能顯現佛身,普度眾生。永遠普度,隨緣普度而實無眾生已度、當度、正度者,便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薩。        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我們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詳細的介紹可參考 《戒律學綱要》「五十二個階位的菩薩」內容喔。

Q68: 「何謂香光莊嚴?」

 Ans::聖嚴法師在《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有解釋「香光莊嚴」,內容摘錄如下:        當念佛念到智慧心開,進入理一心的時候,因為離佛很近,時間久了,自然而然身上也會有香味,就好像熏香一樣。而這個香就是佛性,就是佛的法性身。法性身以空為性,它的功德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我們叫作五分法身。五種功德結合起來叫作法身功德,那就是報身。佛的報身有香:五分功德法身香,這就是功德香。        我們人所見的佛是化身,就是人間身的佛,以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做為佛身莊嚴,就是相好莊嚴。可是如果能夠親見法身,親證法身一分,就有五分功德法身香,以這五分功德法身香做為莊嚴。而這個香是有功能的,對自己有益,對眾生也有利。對自己來說是智慧,對眾生來講則是慈悲;以智慧來度無量的眾生,眾生便能感受到慈悲,這就是有光。        當我們念佛念到心開,這時也能放光,也能有香,因為已經得到一分佛的智慧、佛的慈悲。這就是香光莊嚴的意思。 佛的智慧是無我的智慧,佛的慈悲則是平等的慈悲。什麼是平等的慈悲?就是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誰需要就給誰,不會只給自己喜歡的人、對自己好的人。也就是說,一切眾生只要善根成熟、因緣成熟,能得多少、接受多少,就給多少。         什麼是無我的智慧?「有我」是煩惱的分別心、染污心,「無我」則是不把自我考慮進去,完全以眾生為立場。但因為每一個眾生都不一樣,即使同一眾生,在不同時間也有不同的狀況,所以眾生自身也沒有一定的立場。無我是真正的智慧,以無我的智慧、平等的慈悲來幫助眾生,就莊嚴了你自己,此即香光莊嚴。 詳細內容可參考《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p.235-237喔。

Q67: 何謂三解脫門?三三昧?

 Ans:(常恩法師) 三三昧:是指實證三法印,所產生「解脫的力量」。 ………… 「大乘佛教的禪定以三昧為目的。初期的大乘經中,以「三昧」為名的經典共有《首楞嚴三昧經》、《般舟三昧經》等二十四種(見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三昧」是什麼意思呢? 早期是指「定」。後期是指定和慧所產生的「解脫的力量」,可以說就是「解脫」的別名。例如: 《大智度論》卷二○云:「三三昧同緣一實相」,「三法印即是一實相」。 《阿含經》中已有「空」、「無相」、「無願」的三三昧,亦即三解脫。三解脫皆緣「一實相」,亦即實證三法印。 《巴利文藏經》相應部的「質多相應」也以四種三昧為心(定)解脫。 所謂解脫,就是「智慧」。無漏的「智慧」能產生「解脫煩惱」的結果,因此古來的印度祖師們無不重視以「三昧」為目的的禪修方法的實踐。 以上,摘自《禪與悟》P.26

Q66: 何謂法相,何謂實相。

 Ans: (演啟法師) 「法」,指的是現象;所有一切法,亦即所有的現象,都有它一定的界別定義,這就是「法相」。「諸法」的法相,就是五蘊構成的人生現象,以及人類生命所依的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也就是《心經》所講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生理現象,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的心理現象,以及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的生活環境。        「實相」也可以說是一般人所講的「真理」、「真諦」,它不變、不壞、不動,遍處都存在,它是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任何一法不離實相,實相並不就是任何一法。你抓也抓不到,摸也摸不著,但是也不離你所抓所摸的。其實「實相」就跟我們的時空同在,若你心生執著,那就是幻相而非實相,心無執著,超主觀也超客觀,那便實際體驗到了實相。        「實相」是「無相」,是如如不動的,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的法相,就好像是夢、幻、泡、影,又像露水,又像是電光;若能如此觀察,如此觀想,就知道一切相都是暫有的假相。 參考:《金剛經講記》、《心經新釋》、《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Q65: 「何謂香光莊嚴?」

 Ans:(演啟法師) 聖嚴法師在《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有解釋「香光莊嚴」,內容摘錄如下:        當念佛念到智慧心開,進入理一心的時候,因為離佛很近,時間久了,自然而然身上也會有香味,就好像熏香一樣。而這個香就是佛性,就是佛的法性身。法性身以空為性,它的功德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我們叫作五分法身。五種功德結合起來叫作法身功德,那就是報身。佛的報身有香:五分功德法身香,這就是功德香。        我們人所見的佛是化身,就是人間身的佛,以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做為佛身莊嚴,就是相好莊嚴。可是如果能夠親見法身,親證法身一分,就有五分功德法身香,以這五分功德法身香做為莊嚴。而這個香是有功能的,對自己有益,對眾生也有利。對自己來說是智慧,對眾生來講則是慈悲;以智慧來度無量的眾生,眾生便能感受到慈悲,這就是有光。        當我們念佛念到心開,這時也能放光,也能有香,因為已經得到一分佛的智慧、佛的慈悲。這就是香光莊嚴的意思。 佛的智慧是無我的智慧,佛的慈悲則是平等的慈悲。什麼是平等的慈悲?就是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誰需要就給誰,不會只給自己喜歡的人、對自己好的人。也就是說,一切眾生只要善根成熟、因緣成熟,能得多少、接受多少,就給多少。         什麼是無我的智慧?「有我」是煩惱的分別心、染污心,「無我」則是不把自我考慮進去,完全以眾生為立場。但因為每一個眾生都不一樣,即使同一眾生,在不同時間也有不同的狀況,所以眾生自身也沒有一定的立場。無我是真正的智慧,以無我的智慧、平等的慈悲來幫助眾生,就莊嚴了你自己,此即香光莊嚴。 詳細內容可參考《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p.235-237喔。 Ans: (果舟法師) 「香光莊嚴」  出自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譬喻如一位做染香工作的人,他在一間房子裡 ,經常燒著高級的檀香,這房子裡的人,身上自然被香所薰,在這個人的身上,

Q64: 請問無生忍是什麼意思?

 Ans:(果舟法師) 「無生法忍」是對「有生法忍」說的。 「有生法忍」是有對象的、指一般世間的忍。 「無生法忍」是不管遇到什麼困境,他不需要用控制,壓抑等心中不升起任何的波動,不受影響,不再有任何的煩惱升起 因無心,故不起任何煩惱。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大勢至菩薩在最初修行、發願的時候,修念佛法門;修至斷除煩惱!

Q63: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意思?

 Ans: (演啟法師)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出自《六十華嚴經卷一〇.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此偈是說,只要你的心態像佛,你就是佛;你的心已和佛相同之時,就會發現眾生跟你也是一樣。因此要說:你的心、佛的心、眾生的心,這三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差別。其實人與佛的不同之處,不在於外表的形像,乃在於內心的態度,如果體會到佛的智慧心及慈悲心,你就認識了佛;如果學習著以佛的心態照顧自己、關懷他人,佛已住到你心中了,你也能以佛那樣的心情看待眾生了。        佛看眾生平等,是說眾生都有成為佛的可能性,只要學佛就有機會成佛。並不是說眾生都已是佛。不過,站在眾生的立場,縱然已經知道,佛、眾生、我都是平等的,還是要從差別的立足點開始做起。因此我們要以佛的平等心出發,經過差別,再回到平等。        因為佛心是智慧心,智慧是由眾生的煩惱心轉成清淨的佛心;不清淨的眾生心是煩惱心,清淨的佛心是智慧心。此心與彼心,心心相印相同,只是在眾生未悟時,此心是睡著的,一旦醒悟過來,則知眾生心就是佛心。 參考:《智慧一OO》之「即心即佛」、《禪鑰》之「梅子熟了」

Q62: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意思

 Ans: (演啟法師)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出自《六十華嚴經卷一〇.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此偈是說,只要你的心態像佛,你就是佛;你的心已和佛相同之時,就會發現眾生跟你也是一樣。因此要說:你的心、佛的心、眾生的心,這三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差別。其實人與佛的不同之處,不在於外表的形像,乃在於內心的態度,如果體會到佛的智慧心及慈悲心,你就認識了佛;如果學習著以佛的心態照顧自己、關懷他人,佛已住到你心中了,你也能以佛那樣的心情看待眾生了。        佛看眾生平等,是說眾生都有成為佛的可能性,只要學佛就有機會成佛。並不是說眾生都已是佛。不過,站在眾生的立場,縱然已經知道,佛、眾生、我都是平等的,還是要從差別的立足點開始做起。因此我們要以佛的平等心出發,經過差別,再回到平等。        因為佛心是智慧心,智慧是由眾生的煩惱心轉成清淨的佛心;不清淨的眾生心是煩惱心,清淨的佛心是智慧心。此心與彼心,心心相印相同,只是在眾生未悟時,此心是睡著的,一旦醒悟過來,則知眾生心就是佛心。 參考:《智慧一OO》之「即心即佛」、《禪鑰》之「梅子熟了」

Q61: 什麼是背塵合覺? 什麼是背覺合塵?

 Ans: (演啟法師) 「背覺合塵」出自《楞嚴經》卷四。覺是佛性是智慧,塵是客塵煩惱。「背覺合塵」就是你背離佛性、跟客塵煩惱在一起;「背塵合覺」就是你離開煩惱,跟佛性在一起。        「背覺合塵」是眾生,佛是「背塵合覺」。這個「覺」的意思就是不動的心和光明的心,也就是智慧心。這個「塵」是什麼?塵的意思就是經常在動的心,也可以講是無明的心,迷惑的心,也可以說煩惱心,這跟「覺」是相對的。        「塵」是土的意思,是能污染清淨心的東西。外在的一切現象與環境,不論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心理現象,凡是能用五官、頭腦去接觸、體驗、思考的,都能使我們清淨的智慧心蒙塵。所以禪修者講「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心中有魔,要用智慧劍一劈兩斷;心中對佛的形相、觀念及任何牽掛執著都要去除,才能寧靜,才是智慧。        以世間來說,種種學問和技術是跳板或媒介,不要把這些當成不變的、永遠的真理,否則也是個麻煩,使人不得進步。對自己的所知所見不要固守不變,把它當塵看待吧!        為了要開智慧,一定要拒絕那個塵,離開塵,「背塵」才能夠「合覺」。 ※參考:《聖嚴說禪》、 聖嚴師父在美國講《楞嚴經》

Q60: 什麼是五停心?

 Ans: (演啟法師) 所謂五停心,就是用五種觀法,使得散亂不統一的心停下來,而達到入定的目的。其內容是數息、不淨、因緣、慈悲、界分別等五種。停,就是止;五停心的目的是要停止雜念、妄想,如何停?方法要先觀,所以稱為「五停心觀」。其中數息觀和不淨觀,被稱為二甘露門。甘露是印度傳說中的不死之藥,用此二門方法可以進入涅槃境界。另外,界分別觀就是觀十八界,十八界包括六根、六塵、六識,因為不容易著力,很難觀成,所以在漢文典籍中也有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的,而這六種方法都是修行基礎禪法時使用的。用五停心中的任何一種方法不斷修持,心漸漸就不會散亂,妄想減少,為集中心。然後再進一步,身心和環境統一,失去了身心與環境的分別和障礙,這時就是統一心出現。心停在方法上,叫作止於一境,就是三昧,就是定。        《禪鑰》有一篇文章『「五停心觀」修行法』,聖嚴師父有很詳細的介紹。請諸位菩薩參閱此文章喔。 ※ 參考:《禪與悟》、《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 「五停心觀」修行法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oc/04/04-10/d2.php

Q59: 什麼是修習禪定的九住心?

 Ans:(演啟法師) 在用功的過程中,心會經歷不同的層次,即「九住心」。玄奘法師所翻譯《瑜伽師地論》和義淨三藏翻譯《六門教授習定論》的九住心,翻譯的名相稍有不同。簡述如下: 1.「最初住」(玄奘法師譯為「內住」):在用功的第一階段,要稍微用一點力,但不適用身體的力量,而是依心力去注意自己的心,讓它專注。比如說數呼吸,數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把念頭拉回到呼吸上。 2.「正念住」(玄奘法師譯為「等住」):堅持讓心專注、安住在呼吸上,數目字能夠數的非常清楚,沒有間斷。 3.「覆審住」(玄奘法師譯為「安住」):在用功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雜亂的念頭出現,造成干擾,覺知了這種情況,你要去審察那些干擾用功的念頭,在設法把心拉回到呼吸上,繼續專注在方法上。 4.「後別住」(玄奘法師譯為「近住」):當工夫用的比較穩定,雜念出現了,你察覺到他而能夠把工夫拉回來,即把工夫「轉得」過來,安放在方法上,繼續用功。 5.「調柔住」(玄奘法師譯為「調伏住」):任何狀況出現時,都能夠即時對治,讓心安止在方法上,就會心生歡喜。 6.「寂靜住」(玄奘法師譯為「寂靜住」):把歡喜的心放下,不染著於它,心就能夠慢慢寂靜。 7.「降伏住」(玄奘法師譯為「最寂靜住」):雖然還有很多微細的念頭在轉動,但是心不受影響,仍然安放在方法上。當心處於很沉的狀態,你的心仍然警覺到,工夫並不會受到干擾。 8.「功用住」(玄奘法師譯為「專注一趣」):當很微細的煩惱降伏了,你還是需要用一些力量,才能夠一直維持著工夫;若稍微放鬆,工夫就會散掉了。所以你需要一直不斷的用功—加行,讓寂靜的心不會間斷而保持著。 9.「任運住」(玄奘法師譯為「等持」):當工夫愈用愈純熟,直到可以不加任何的力量(無加行),它仍然保持一段很長的時間,即是達到「任運住」。 ★ 詳細可參閱繼程法師《禪修指要:六門教授習定論講錄》

Q58: 修習禪定的二十五方便為何?

 Ans:(演啟法師)二十五種方便,即在用功時所應有的方法和心念,即在用功前所應做的準備功夫。方便即善巧,要能有適當的適應和改變。一共分為五科,簡述如下: 第一科,名為「具五緣」,是外在事項上的方便,是有關持戒與福德方面。即:1.持戒清淨,2.衣食具足,3.閑居靜處,4.息諸緣務,5.近善知識。 第二科,名為「訶五欲」,五欲一直出現誘惑的作用,我們便會執著貪愛,而不不到安定, 所以必須訶五欲。即:訶色、聲、香、味、觸五者。 第三科,名為「棄五蓋」,五蓋是偏重於修禪定時出現的煩惱,要對治。即:棄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法。 第四科,名為「調五事」,調和是用功時如何面對問題,然後用適當的態度使得這些問題都能夠在這些方法上為我們所運用。即:1.調心─不沉不浮,2.調身─不緩不急,3.調息─不滑不澀,4.調眠─不節不恣,5.調食─不飢不飽。 第五科,名為「行五法」,即:1. 行欲─修行時要有目標,2. 精進─細水長流,3.念─保持正念,4.巧慧─正見,有了正見便能做正確的判斷,5.一心─下定決心,好好用功。 ★ 詳細可參閱繼程法師《小止觀講記》

Q57: 行住坐臥中如何練習身心放鬆?

 Ans:(演啟法師) 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隨時要練習心法:「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因此可先練習把身體的肌肉及神經放鬆,然後將頭腦及心情放鬆。 所謂身體放鬆,是把通身的每一個細胞都放輕鬆,由臉部、眼球、肩、臀、手、小腹、腿、腳,凡是能用意志指揮的每一寸神經所到之處,都讓它們放鬆。至於頭腦與心情放鬆,是指沒有焦慮、急躁、煩亂、困惑、恐慌、疑懼等,若能放下一切不安的心緒,專念於禪修的方法(如體驗呼吸),自然就會輕鬆。先練肌肉放鬆,神經自然放鬆,頭腦與心情也會跟著放鬆。 另外,如何把心放鬆?簡單地說,好事不強求,壞事不拒絕。一切現象的發生必有其原因,要平心靜氣地接受它、處理它、完成它,這就容易放鬆了。 日常生活中,若能夠放鬆身心,煩惱必然減少,壓力、負擔也才得以減輕,心智才會明朗。練會了身心放鬆,注意力自然集中,身體的機能也得到平衡,心情才能夠寧靜。 ★ 參考《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Q56: 每日供佛水果的數量、種類…是否有要注意的地方?梨子、番茄、芭樂、釋迦等可以供佛嗎?

 Ans: (演啟法師) 民間信仰在供果時有某些禁忌或講究配合諧音與數量,例如釋迦或多籽的水果不能用來供佛,或用鳳梨供佛代表好運旺旺來,或主張供果的數量必須用單數等。在佛教沒有這些分別,供養者只要發自一念虔敬,用新鮮、乾淨的水果,擺設得整齊大方、莊嚴樸實,能與殿堂或家中佛堂的氣氛相襯,就是契合供佛的本義。     佛教徒禮敬三寶,若有清淨美好的飲食,都會想要先供佛。其實釋迦牟尼佛在托缽行化時,對於物品的種類或優劣,並沒有特別要求,凡是信眾至誠又清淨的供養,都會受到佛陀的讚歎與祝福。所以供佛的水果沒有種類限制,也不一定要選最大、最漂亮,數量也不限定雙數、單數,可以衡量個人物力、財力,在能夠負擔的範圍內,不草率也不鋪張,以恭敬心行最歡喜的供養。     在佛前供果,是以清淨念請佛受供,也可以為眾生祈願以佛法為甘露法食,解除飢苦煩惱。供佛的時間,依照佛制的僧食時間,最好在清晨到正午之間,避免在下午或晚上供佛,更不能讓食品在佛前過夜或上供多天。雖然佛像不是真的受食,但是供養者仍要恭敬如法,藉此也更容易引發學佛向道的心。 出處:法鼓文化  佛法詢問台電子報   https://www.ddc.com.tw/ec/epaper/2016/g/20160310.htm

Q55: 請問法師: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在六根接觸六塵時,會有分別心、會執著、起煩惱...,請問法師要怎麼修?才能少執著、少煩惱呢?

 Ans:(演啟法師) 從佛的立場來看,所有的人與自己都是虛妄的;可是從眾生的立場來看,看到別人是虛妄,但卻不承認自己也是虛妄的。不過,我們要學佛,雖然自己發生問題是真實的,但是要將它當成虛妄的來觀想,能夠如此,痛苦與煩惱就會減少。     我們修行用方法是在練心,不是在練環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並不是說一切相都不存在,而是說一切相都有,但是當實證無相的時候,心不會受其影響而波動。之所以發生影響和波動,是因為考慮到自身的利益,覺得那些人、事、物、環境狀況種種對自己太重要了,和自己的利害、得失有關,所以認為是真實相。修行時,首先一定要肯定自己、承認自己本身是虛妄的,進而體會到自己的身體與心也都是虛妄的,然後才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否則只是閉著眼睛說:「虛妄的!外面的環境統統都是虛妄的!」結果別人給你一個耳光,所有的一切就變成真實;這並不是外面的狀況有什麼不同,而是自己內心的轉變。所以,體驗、承認堅固的自我執著是虛妄的,如此,也能進一步體驗到一切的環境都是虛妄的。      一定要肯定自己的我執以及身體是虛妄相,所見所思是幻想幻覺,才能夠在面對外境時真正把它當虛妄來看。否則只是觀念上的理解,當自己遇上境界時就不虛妄了。 參考:《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Q54: 長年吃素者是否會缺乏某類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甚麼呢?

 Ans:(演啟法師) 素食依食用的內容不同,而有不同的種類,可分為五種:純素或全素、蛋素、奶素、奶蛋素、植物五辛素,依個人飲食習慣決定是否攝食奶、蛋與植物五辛,並注意營養均衡。在飲食上可掌握「環保採買」和「健康烹調」。     吃得新鮮自然,身體就能健康,因此,「環保採買」有五大要領:(1)「四要」 守則,避免過度消費。(2)當季食材最新鮮。(3)選擇在地農禪品。(4)避免價格過低或過高。(5)知道自己在買什麼。     如果食材料理的方式不當,或未加以善用,不僅流失營養,也浪費資源,因此,「健康烹調」有五大要領:(1)簡化烹調步驟。(2) 少油、少鹽、少糖。(3) 善用食材,天然調味。(4)宜用小火(低溫)烹調,以冷鍋、冷油開始料理代替熱鍋、熱油,避免食材變質。(5)放鬆身心,歡喜烹調。    素食要能均衡飲食,每餐盡量以粗糙、纖維質高的五穀雜糧為主食,也可多食堅果類的食物,蛋白質的來源最好能食用多樣化的豆類,營養才可均衡。吃素有許多好處及細節,可以參考法鼓文化的「素食50問」喔。

Q53: 一般禪坐時以數息法或隨息,如果播放佛號跟著打坐可以嗎?

 Ans: (演啟法師) 打坐的方法,通常是用來把我們的心收回來,安住在一個地方,讓我們身心放鬆、清楚的一個手段,因此,所緣境一般會在自己的呼吸、佛號或身體上。打坐可以練習「數數念佛」,代替播放佛號,讓自己能夠專注、安心、去妄想等等。要如何練習呢? 即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數一個數目,如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也是從一數到十,周而復始。用心聽著自己默念的佛號與數目。出現妄念是正常的,一發覺有妄念,輕鬆地將重點放在念佛的數目上就好。

Q52: “放捨諸相,休息萬事”,在禪修及生活中如何運用

 Ans: (演啟法師) 所有的生滅狀況,都是知道的,只是不去執著它,不因各種狀況的發生而心生波動,這就是放捨諸相。禪修時,如何放捨諸相?就是從放鬆身心、安定身心著手:第一,先把眼球放鬆,然後將整個身體放鬆,只曉得自己是在放鬆狀態。第二,身體坐直,身體放鬆,然後享受呼吸、欣賞呼吸從鼻孔出和入的感覺。第三,進一步,心已比較安定,雜念也少了,這個時候便可用只管打坐的方法,很輕鬆地體驗、知道自己的身體正在打坐,但不要特別注[意身體的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的感受狀況,也不去特別注意心裡的反應,以及周遭環境裡正在發生的任何狀況。     對於凡夫而言,修行和煩惱都是事,凡在心中有所牽掛的,就叫做「事」。隨時隨地要把心中的牽掛停止,心裡沒有任何牽掛之時,雖也照常過生活,但那就是休息萬事。     事,是不可能沒有的,吃飯、走路、打坐、睡覺、上洗手間、打掃環境等,每一樣都是事,但你千萬不要把前一念已發生過的事,以及後一念尚未發生的事,牽掛在身上。剛剛做的事已經做過了,可以有記憶,但不必牽掛;還沒有發生的事,可以有計畫,但不要懸念;凡跟當下所用的方法不相應者,全是閒事,必須隨時放下,這就是「休息萬事」了。 參考:《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Q51: 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是甚麼意思? 在生活中如何運用?與”默照”有關聯嗎?

 Ans: (果舟法師) 事,就是相對之境界。有事、無事都是事,有念、無念都是執著;但是,心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觸有事,不觸無事,並不等於是無知的人或死去的人,實際上,「不觸事」就是講默,「而知」是照。 緣,是指境界。外的境界及內的境界,外境界是對身外環境而產生之心理現象,內境界是指自己內心的思想,像回憶、記憶、猜測、推敲、思考等。既不緣外 境,也不緣內境,而境界是清楚、明朗,如同鏡子一般,鏡子本身並沒想照什麼東西,但是,在鏡子前出現的任何東西,均可被照映到鏡中。此處指心就像一面鏡 子,有照的功能;但是,沒有對內、對外一切現象之執著及分別,故稱「不對緣面照」。                         請参閱  禪修菁華第5冊 - 默照

Q50: 禪坐時什麼程度和體驗為入定?要如何打坐才能入定。師父曾開示說一般的打坐都是靜坐而已,還不到入定。要如何練習才能進入入定。

 Ans: (果舟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LNWjrq4H2E&feature=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xXDzL2onYY&feature=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LrNsY5oGE

Q49: 三無漏學與八正道的關聯?

 Ans: (演啟法師) 四聖諦的道聖諦,即是八正道,它的基本內容是正見、正行、正定、正智慧,也就是以佛陀本懷的正知見,作為實踐戒、定、慧三無漏學的指導方針,來清淨身、語、意的三業行為。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又名三增上學,都是由聞慧而進入思慧,再依修慧而現證解脫慧的涅槃智。也就是由聞慧的正見,生起思慧的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這部分屬於戒增上學;再由思慧而進入正精進、正念、正定的修習,而生起修慧,依修慧而得現證慧;這既是定增上學,同時也是慧增上學。因為八正道是由正見等而入正定,故不同於世間禪定,所以得到定增上,也就得到了慧增上,究竟便得俱解脫。持戒安身,修定攝心,依空慧乃得解脫。 參考:《學術論考II》、《八正道》

Q48: 長年念觀世音菩薩者,若發願求生彌陀淨土,是否應改念阿彌陀佛才能與彌陀本願相應?或是維持念觀世音菩薩? 若是維持念觀世音菩薩,其人臨終的助念,是否念觀世音菩薩聖號?

 Ans: (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曾開示,觀世音菩薩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在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是準備著繼承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大菩薩,平常念觀世音菩薩,臨終的時候念阿彌陀佛沒有問題。 詳細可參考大法鼓—助念一定要念阿彌陀佛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DSNnM48yo 可参閱 師父教淨土法門 284 http://ddc.shengyen.org/mobile/text/10-11/284.php

Q47: 有位先生肺癌第四期!生命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 他本人沒有任何信仰,請問用什麼方式,把他接引到法鼓山? 如何寬慰這位先生現在的處境?我們又可以傳達什麼理念?

 Ans: (果舟法師) 請觀看聖嚴師父  人生最後的一件大事  有詳盡的開示https://1applehealth.com/video/55532490 圓滿生命的無限延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tWn24hobI Ans: (明坤菩薩) 圓滿生命的無限延伸影片中的真實個案,為地區助念組義工菩薩陪伴病者參訪齋明寺、到病者家中介紹淨土法門、到農禪寺參加念佛共修…以及往生助念…,如需相關的關懷,請聯繫病者居住地之法鼓山各分會助念組或透過助念團本部協助聯繫。 接引那位先生進法鼓山的方式,您參考看看---由那位先生的好友陪伴到法鼓山各分寺院走走,可以平緩心情,也可經由認識法鼓山再進而參與共修… 介紹”念佛生淨土”這本書 點擊以下網址可以連結到法鼓全集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其中第五輯的念佛生淨土一書介紹了下列七個項目:1.孝親報恩應當念佛。2.念佛應當具備四個心:信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3.淨土有四種:人間的、天國的、佛國的、自心的。4.超度有兩類:對亡靈的、對生者的。5.要將懺悔業障的修行當作每日的恆課。6.帶業、消業都生淨土。7.往生西方淨土當以建設人間淨土為基礎。 您看看適不適合在適當的時機介紹給他看 以下是近期地區助念組義工菩薩臨終關懷個案的分享,供您參考 感恩昨天慈濟醫院的8小時助念 現將○○菩薩臨終前經過給與各位菩薩分享~ ○○菩薩68歲… 在今年6~7月間因為身體浮腫而到台大醫院檢查,一連串的檢查下來後醫生宣布癌末(身上有5處癌症) 當下醫生就宣布只剩3~6個月的生命期 ○○菩薩當下問醫生 如果我積極治療能延長多久時間? 醫生說只有再延長2~3個月 當下○○菩薩即跟醫生說要放棄所有治療 9/23第一次家中臨終關懷: 我們在9/23第一次到家中臨終關懷 當時遠在國外的一兒ㄧ女也隔離期滿在家中陪伴爸爸 家屬除了○○菩薩的同修有自修念佛外 家人都沒有學佛的經歷,更不了解助念的意義。 再加女兒長期在國外 更是基督教徒。 然而在整整3小時的佛事諮詢3個人都非常仔細的聽尤其是女兒不懂的地方還會一再的請教。可以看出這對兒女想傾盡全力為爸爸做些事來報答生養育之恩 只要是對爸爸有益 他們都願意做~這是在家人身上看到的 當時往生者因為長年在經商完全沒有機會 接觸佛法,對佛法還有排斥的意

Q46: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的關係?

 Ans:(演啟法師) 三法印即是一法印、一實相印,以「從空無我中貫徹一切」:無常、無我、寂滅,從緣起法相說,是可以差別的。豎觀諸法的延續性,念念生滅的變異,稱為無常。橫觀諸法的相互依存,彼此相關而沒有自體,稱為無我。從無常、無我的觀察,離一切戲論,深徹法性寂滅,無累自在,稱為涅槃。然而真得無我智的,真能體證涅槃的,從無我智證空寂中,必然通達到三法印不外乎同一法性的內容。由於本性空,所以隨緣生滅而現為無常相。如實有不空,那生的即不能滅,滅的即不能生,沒有變異可說,即不成其為無常了。所以延續的生滅無常相,如從法性說,無常即無有常性,即事相所以有變異可能的理則。彼此相依相成,一切是眾緣和合的假有,沒有自存體。所以從法性說,無我即無有我性;無我性,所以現象是這樣的相互依存。這樣,相續的、和合的有情生死,如得無我智,即解脫而證得涅槃。涅槃的不生不滅,從事相上說,依「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消散過程而成立;約法性說,這即是諸法本性,本來如此,一一法本自涅槃。涅槃無生性,所以能實現涅槃寂滅。無常性、無我性、無生性,即是同一空性。 摘自印順法師之《佛法概論》

Q45: 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 是何意?

 Ans: (果舟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ddmorg/posts/529331810438633/ 聖嚴師父的開示和勉勵總是循循善誘,告訴我們在法鼓山工作,不是僅僅當做一份工作,而是學習在做著自利利人的工作,所以,要如《法華經》中所說:「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 入如來室:以慈悲心,包容眾生。 著如來衣:以柔軟心,忍辱一切。 坐如來座:一切法空,看得開,放得下。 這真是醍醐灌頂,尤其師父勉勵我們,在工作中,難免有挫折、困頓、無聊,都要效法觀音菩薩、自許觀音菩薩的精神,所以,要從念觀音、求觀音、學觀音,進而做觀音。所以,師父說,「我們的使命就是學觀音菩薩,千手護持眾生,千眼照見世間。」

Q44: 如何處理舊的佛像卡片、佛教經書、光碟、錄音帶?

 Ans: (果舟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_2UWfp5bg

Q43:「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是甚麼意思?

 Ans:(果舟法師) 請參閱 聖嚴法師教教觀音法門第二個層次,即是「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那便是「反聞聞自性」。一般人用耳朵、耳根傾聽,因此,總是往外的,聽著外面的聲音。「反聞自性」,卻是完全放下耳根,向內聽聞「自性的聲音」。 一般人一聽到「向內聽」,便誤以為是聽「五臟六腑」的聲音。 不是。打坐時,於闃寂中,我們的確可以聽見脈搏、心跳、腸胃,以及內臟蠕動、血液流動或氣脈浮沉的聲音;它是我們身體的運作、活動中自然的機能,不要老是注意它。因為心念注意時,全身的力量便集中過去,那個地方就會發生問題,因此,務必謹慎!至於天台智者大師說,若為治某一部位的某一種病,可以專心專注該一部位,必須觀想該一部位的病症,逐漸消除於無形,不是專注該部位的觸覺。 由於「自性」無形無體,所以也無聲可聞。 自性無聲。意思是,這一階段,甚至連宇宙之聲都不要去聽它了。因為,連宇宙之聲皆是外在的。「反聞」,即是徹底放下耳根,放下一切一切有形、無形,可以讓我們依靠、參與、捉摸、把持,定名為「我」的東西。自性,即眾生本具的空性,也是每一個人本有的佛性。 所以「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親聞那個自性,便能成就無上的佛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_0AuUgwI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rza8LKQkys

Q42: 「攀緣」,除了是指與人結交的情形之外還有其它的意思嗎?

 Ans: (果舟法師) 人的心中往往會有許多的不安,因此就向外攀緣以求保護自己、安定自己。向外攀緣的途徑不外乎是爭名鬥勝或者是奪利。佛法就是教導我們要放下攀緣。當一個人能從攀緣中掙脫出來,才能夠免於被外界的物慾操縱的痛苦,過著清淨安定喜悅的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zaWLq0Hqmw

Q41: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的意思?

 Ans: (常恩法師) 請參考師父的《佛法的知見與修行》 p129-p138 是否考慮請購一本《佛法的知見與修行》呢?https://reurl.cc/ldYegq 您的提問,多數在此書中,師父都有精闢的開示! 祝福法喜!

Q40: 練習成為一只“吸音板”和 ”入流亡所”有何關聯性?

 Ans: (常恩法師) 聖嚴師父: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 https://reurl.cc/0OK3gY 有很詳細的教導,可試著研讀。

Q39: 聖嚴師父與印順長老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Ans: (常恩法師) 印順長老主張的是「人間佛教」,而我主張的是「人間淨土」,兩者聽起來好像差不多,但是內涵並不相同。 印順長老認為釋迦牟尼佛說法是為了人,佛教的中心是人,教化的對象是人,而不是死人,也不是對鬼、對天說,所以是「人間佛教」,因此他不講鬼、神,只講佛,而佛是指釋迦牟尼佛。 他不太願意說有十方三世的佛、不念阿彌陀佛,更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因為他認為阿彌陀佛大概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在他的《淨土新論》中,可以看到他對於淨土的想法。 所以,如果有信徒過世了,印順長老的關懷不是念阿彌陀佛,而是默默向釋迦牟尼佛祈禱。 有一次,我講「十方」,他就問我:「聖嚴法師,你講講看十方是哪裡?」我說:「上下四維,也就是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總稱『十方』。」 他又問我:「你是站在什麼立場講有上、下?地球在轉,哪一個方向是上?哪一個方向是下?如果說十方有諸佛,那你的腳底下有佛嗎?你的頭頂上有佛嗎?」因此,他不相信有「十方」,只相信有「八方」,而「八方」則是根據地球來講的,所以他是一種很科學的態度。 我和他不一樣,我念阿彌陀佛,也承認有十方的佛,為什麼?大乘佛法、漢傳佛教就是這樣說的。印順長老是不是漢傳佛教的?不是,他所研究、傳播的,他的信仰、信心是中觀,他批判瑜伽、唯識,只肯定中觀思想,他的一生是這樣。因此,簡單來說,印順長老不是漢傳佛教的,而我是非常重視漢傳佛教。 雖然如此,我受印順長老的影響還是非常深刻,他把我從迷信的漢傳佛教拉出來,而我因此看到了有智慧、正信的漢傳佛教。所以我講的漢傳佛教、我講的禪宗和淨土,都與歷史上的漢傳佛教有所不同,這一點諸位學者如果用心研究的話,可以看得出來。」 以上摘自:《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Q38: 師父說:「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則。」 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又說超越死亡三原則,不要尋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但是為重病所苦(不快樂又不健康),來日無多(沒希望),痛不欲生的人,有的選擇自我了斷,不拖累家人⋯⋯ 佛教徒適不適合,支持安樂死合法化?

 Ans: (常恩法師) 以下二則師父的參考,惠寄菩薩了解與學習。 #佛法對「安樂死」的看法 https://reurl.cc/EzV96K #禪的智慧:安樂死與自殺 https://reurl.cc/WL020x

Q37: 大乘三系的法義核心為何?

 Ans: (常恩法師) 印度大乘佛法的三系:中觀、唯識、如來藏,都是圍繞著緣起有、自性空闡明佛法。          #摘自:〈聖嚴師父首度到俄羅斯主持禪修〉 #連結如附:https://www.ddm.org.tw/maze/105/1-2.htm

Q36: 佛教說的三世因果和 一般人常說的積陰德 有什麼關聯嗎?

 Ans:(果舟法師) 是的,有重要的關聯. 因  緣  果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的遭遇,命運,貧賤,富貴,長壽,短壽,成敗得失,  有人一生,苦苦惱腦,樣樣不順, 有人一生,事事順利,富貴,聰明, 家庭美滿 ,這是為甚麼 ? 我們必須了解一點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造者是.(三世因果) 佛教不是宿命論,也不是定命論, 而是不折不扣的努力論, (叁考瞭凡四訓)  佛教相信唯有重大的業力,不能轉變而稱為定業外 ,仍可以憑後天的努力,而改善的,站在學佛(修行)的立場來說:因果律 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個人在修行上 ,下了幾分功夫, 就會有幾分成果,理解上幾分,修行上,就能證悟幾分,沒有不經過修行, 就能改變果報的, 所以學佛人首先必須要對佛法有正確的見解,知因果, 識因緣, 通達緣起,空性見. 請參考 了凡四訓

Q35: 佛弟子應該具備什麼樣的人生觀? 是否要具備【感恩心、平等心、不存得失心】呢?

 Ans: (演啟法師)  做為一個佛教徒、三寶弟子的人生觀,就是在探究我們來到世界的原因。就佛教而言,它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是來受報的;第二、我們是來還願的——不是還債,還債的心裡是痛苦的。     受報是責任,還願是義務。義務是在我們本分的責任之外,奉獻自己、利益眾生,這是還願。受苦受難是受報,救苦救難則是還願。能夠在受苦受難中,還能夠救苦救難,那就是菩薩。     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聖嚴師父告訴我們要有三項認知:     首先,我們要認知人生的目的,在於不斷地學習和奉獻,用來感恩、報恩我們這個世界,而不是為了追求個人的名利、權勢。     其次,我們要認知人生的價值在於盡心盡力,以利人來利己。     第三,我們要認知動靜順逆的遭遇,自己最多只能掌控其中一半,另一半往往無法預期,既然如此,對於不如意的、不能預期的、不能掌控的事情,我們應該視為預料中的事。我們的生活中,有所謂的「及時雨」,就是要什麼的時候正好就出現了,但是也有「暴風雨」,當然沒有人會喜歡暴風雨,但是我們知道這是在所難免的狀況,只要去理解、認知這個狀況,就不會覺得失意或是不滿意。     最後,我們都是帶著不完美的身心在人間活動,而以不完美的身心來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絕對是不完美的。以因果的觀念來面對現實,以因緣的觀念來努力以赴。雖然如此,我們可以受報的心態接受我們的現實人生,以還願的心態、觀念改善我們的生命,這就是正確的佛教人生觀。 參考:《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平安的人間》、《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Q34: 禪坐時如何對治腿痛、腳麻?

 Ans: (演啟法師) 腿痛、腳麻的原因通常是(1)不習慣打坐的姿勢 (2)氣脈不通 (3)心亂或心急或排斥痛。以下分別簡單介紹其對治方法: (1) 不習慣打坐的姿勢:確認我們的姿勢是正確的,不要彎腰駝背,因為姿勢若不正確,容易引起疼痛。 (2) 氣脈不通:身體的氣脈不夠順暢、筋骨僵硬,可多做伸展拉筋的柔軟運動,像是立姿、坐姿動禪當中都有一些拉筋的動作,但要注意不要硬拉、不要用猛力拉,而是在拉筋的同時放鬆身體,這樣有助於身體氣血的流動。下坐後,也可多做徹底的按摩,舒緩身體的疼痛。 (3) 心亂、心急或排斥痛:心很亂、心急或排斥痛的時候,容易加強肌肉緊繃的感覺、引起疼痛,這時候可以把心放在方法上或接受痛,在痛當中放鬆,這樣雖然痛還會有,但不會變得更嚴重。    除了在家多練習打坐及伸展拉筋運動外,也歡迎多參加法鼓山舉辦的禪修活動來學習相關的方法和觀念。 參考:法鼓八式動禪(傳燈院) https://edm.ddm.org.tw/chansepp/movingmeditation/

Q33: 福慧雙修具體的修法 有哪些?

 Ans: (果舟法師)                                                                                  請聆聽 聖嚴師父 開示 開發生命潛能-如何修福修慧 https://ddmtv.ddm.org.tw/HistoryVedioDetail.aspx?t=54&v=349 https://ddmtv.ddm.org.tw/HistoryVedioDetail.aspx?t=54&v=350

Q32: 防疫期間傳燈院有《禪堂在我家》網路共修,覺得在家打坐很安定自在。 現在到地區禪堂共修反而覺得無法用上方法,妄念多,請問法師怎麼辦? 禪坐在家打坐就好,需要跟大家一起共修嗎?

 Ans:(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勉勵我們一定要相信共修的力量,這力量不是迷信,而是集合了共修者共同的「心」力所成。共修的功能就在於同心協力,當大家的心力方向是一致時,才能成為共鳴,這種共鳴的聲音雖然聽不到,但確有其無形的力量相互支援著。     有人不易感受到共修的好處,可能覺得和在家裡打坐沒什麼兩樣,甚至反而不能安定,因為左邊有人,右邊有人,前後邊都有人,自己老是在注意其他的人,就無法感受到共修有什麼好處。     其實,共修時所有參與者的心,在這時候是互相交融的,是沐浴在互相交融的燈光下。而且打坐的時候,心是朝著一個安定的、清淨的方向,就好像指北針,動來動去還是指著北方;因此共修時我們心的力量是共同向著一個安定的方向,既然是同一個方向,便是互相影響、互相分享每一個人心的力量,這便是共修的功能。     而共修後得互相分享,有兩種用處,第一種用處是,在這個時間中,可以感覺到大家是生命共同體結合在一起,這股力量使得你能繼續將修行的心力維持下去,促使你自然而然,時間到了就想去參與共修。第二種用處是,即使在共修結束,回家之後的幾天之內,共修的力量還能夠維繫著,若遇到一些心理上、生活上的障礙、波折,這時,全體共修的力量就能替你疏導。所以,佛教贊成初學者應該以集體修行為常規,適合單獨的專精修行。而對於修行已經有一段時間的人呢,也鼓勵他們偶而參與集體修行。 參考 1. 大法鼓 自修與共修  https://youtu.be/_dgpGe5YbVc      2. 《動靜皆自在》之 共修的力量與共修的功能

Q31: 何謂 「捨兩邊不執中間」的中道空觀?中道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一種生活呢?「捨兩邊不執中間」的中道空觀是否和默照雷同?捨兩邊不執中間,的中道觀?

 Ans: (果舟法師) 中觀的意思非常簡單,在用方法時.不執著方法,遇到境界時,不被境界所動,有雜念妄想時,(不是粗大的妄想,只是微細的念頭,但並不妨礙,隨時保持心是明徹的) 如:秋天一個明朗的天空,一無所有,很清楚的知道,天空中一無所有,這是照,偶爾天空有一片雲飄過或一隻鳥飛過,你很清楚,但鳥不留痕,中觀是知境而不追蹤,不起另外念頭, 中觀是有形有相不起第二念,當下明察秋毫不跟隨,萬里無雲,天空明淨,這是默,天空有鳥飛知道,但不被境動,這是默。 中觀是,離有無二邊,離善惡兩邊而不執著,不以自我中心做情緒的反應,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 十字街口,車水馬龍,你正在街上不被喧嘩所干擾,只是清楚的知道狀況,客觀而不加入當時的境界。去感受體會! 錄自聖嚴法師開示。

Q30: 人自無始以來不斷的造業受報,生生死死的在三界中輪迴不已,有時為人有時墮入三惡道中受生。 問題是: 1)人往生時唯第八識的業識投生,如果投生為動物後照理它們應有第八識!有第六識嗎?有前五識嗎? 2)如果投生為更低級的如蟲子,蚊蠅,他們也有意識嗎? 3)如果蟲子沒有意識當它們受報盡了,死亡後,過去生所造的種種業如何轉生?

 Ans:(常恩法師) 珍惜生命中修福修慧的因緣,愛護一切有情,保護一切動物,是否為提問所關心的本懷呢? 以下聖嚴師父的開示暨書籍,惠寄菩薩分享暨學習,祝福法喜! .......... #生命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https://reurl.cc/GrjAZx #以下摘自:《禪與悟》p179: 一般常識或心理學,只承認人類及高等動物如象、馬、牛、猴、狗等有意識的作用,而否定低等動物如毛蟲、蚯蚓等也有意識的作用。 但是,由佛教的立場來看,則承認牠們都有意識的作用或識的本能。高等動物,有分別的意識作用以及生命持續的本識,具備兩個層次的識;低等動物雖然沒有分別的意識作用,但牠們確具備基礎的本識,否則便不可能成為流轉生死的生命。 佛教的主要目的在度人,要幫忙人類袪妄識而存真心,袪煩惱而證菩提,以修行而使意識的作用變成智慧,也就是去意識和本識而僅僅存下了智慧的真心,不受業力影響而得自由、得解脫。 佛教既然把識分成本識和意識,本識是一切的人,一切的動物,甚至最低等動物都有的,而意識則是由本識而產生的,所以由本識基本的立場來看,眾生是平等的。因此,佛教的慈悲,除了要救濟人類,還要幫助所有有識的眾生。 #動物能否解脫畜牲道:https://reurl.cc/v1akVL #《八識規矩頌講記》:https://reurl.cc/odR71g

Q29: 人往生後8小時內非常痛的,皮膚如爆裂狀?請問這種現象是根據何而知?又是為何有此情況?

 Ans: (果舟法師) 請觀看聖嚴師父  人生最後的一件大事  有詳盡的開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qtKWSGKB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ILC1ZMLcs&feature=emb_rel_p

Q28: 還是看不𢤦佛教與哲學的關聯性?還是在初學者,應該跳脫這種問題?!學佛首先要有正見,請問佛法的正見是什麼?

 Ans: (常恩法師) 「學佛」乃至修學「佛法」。建議先清楚理解,何謂:「佛教」、「佛法」、「佛學」、學佛」來著力!哲學的義理,晚些再加入應該會好些! 以下連結和文章供二位菩薩學習與了解: 一、2005年聖嚴師父76歲高齡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有非常活潑生動的說明!中國佛學的特色: goo.gl/6rgU5u 二、法鼓文化新書《佛法的知見與修行》https://reurl.cc/m9r96W 三、2005北大演講「中國佛學的特色」文字稿。 1.何謂「佛教」? 佛教指的是什麼?其內涵包括教理、教儀、教史和教團。 2.何謂「佛法」? 佛為弟子們開示的觀念和方法,為了讓弟子們離煩惱之苦而得解脫之樂的稱為「佛法」。佛法強調的是修持和實踐實踐。 3.何謂「佛學」? 佛滅度之後,後人為了研究佛陀的教導,而把佛教的教史、教團、教理和教儀,當成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的就稱為「佛學」。 4.何謂「學佛」? 自已得解脫,發願和幫助一切眾生都得解脫,這叫「學佛」。大乘佛教徒學佛的最高目標,乃是「成佛」。 「佛法」是用來體驗和實踐的!既然「佛學」是關於「佛教」種種之研究,是否也可用於「佛法」的研究呢?這是不能的。「佛法」不是用來研究的,而是用來體驗和實踐的,如果有人說:「我在研究佛法。」那說的是外行話。 那要如何「成佛」呢?就是把人做好。中國近代的太虛大師曾說:「人成即佛成!」佛是最完美的人格呈現。 #摘自《我願無窮》p.152

Q27: 人去世後的後事,因不同的信仰,而產生不同的處理方式,多數人在生前,對此部分也有所忌諱,家人間因而較少談論⋯⋯ 請問 法師 佛弟子,預先交代往生佛事,是否有必要?其重要性為何?

 Ans: (演啟法師) 現在的社會,興起生涯規劃的浪潮,但很少會想到「死亡規劃」。其實死亡規劃既無須忌諱,也不複雜,主要包括遺體處理(安葬儀式)、遺產及債務處理,這就是對自己及別人盡最後責任的具體表現,也可避免子女彼此信仰不同,對於如何舉辦喪儀、安葬,吵到不可開交,甚至因爭遺產而鬧到法庭,這些事情對亡者及生者,都不平安。因此,聖嚴師父建議大家在生命的任何階段都應該思考死亡的問題,並為其做準備,以免當意外發生時,令親友既悲傷又慌亂。 另外,事先能夠交代身後事,以正確地認識死亡,隨時做好死亡的準備,這樣就可以不怕死亡。準備死亡就是準備結束這段生命旅程,展開下一段旅程,如果能夠平安、寧靜、祥和、溫馨地離開現階段的旅程,而安然地到達另一個階段,這樣對大家都是最好的結果。 參考:《生死皆自在》、《幸福告別》

Q26: 男性比女性多修行500年?500世?這個說詞?可以請法師開示嗎?

 Ans: (演啟法師) 有一民間傳說,人因為少修行五百年,才會變成女生。這是不是說女性在本質上、智慧上或是修行的成就上比男性差?聖嚴師父回答,這是重男輕女的社會背景下出現的一種觀念,原始佛經裡並沒有這樣的說法,雖然後期的經典中有提到,但釋迦牟尼佛不曾這樣說過,無論如何,這麼說都是不合理的。 過去以男性為主流的封建社會裡,女性確實受到歧視。無論是我們漢民族,或是中東的伊斯蘭教民族,通常一個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在這樣的社會當中,女性是委屈的。這是社會現象上看到的不公平,不過並不表示女性的本質就比男性差。 伊斯蘭教《可蘭經》允許一個男人可以有一個以上的太太,這是因為經文裡規定,如果女人沒有人照顧,男人就要負責。過去因為戰爭的關係,家庭中的父親、丈夫去世了,留下來的女人失去依靠,就把她們交給其他男人來照顧,所以才會有幾個女人嫁給一個男人的現象。因此經典的本意是為了照顧女性、保護女性,只不過後來隨著社會改變,漸漸失去原本的意義。 而在原始佛經裡也沒有重男輕女的說法,會有這種觀念,是後來的社會環境所造成,讓女人覺得自己是脆弱的、罪惡的,而讓女性遭受不平等的待遇。既然佛經裡沒有重男輕女的說法,甚至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因此,男女在基礎上是平等的,也就沒有男性比女性多修行500年這問題了。 參考:《覺情書:聖嚴法師談世間情》、大法鼓:女眾的修行方法,https://youtu.be/JXPiCUOizWs

Q25: 助念的意義為何?

 Ans:  (果舟法師) 助念關懷 - 助念的意義    聖嚴法師開示 答 人都會死,但死後往哪裡去呢?若不解脫生死,便是輪迴生死。生死中又有兩條路:一是上生天、人、神的三善道;一是下墮地獄、餓鬼、畜生的三種惡趣。人在世間,如自己平時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本不曾修行,也不知道要修行,到臨命終時,都需要他人幫忙助念。那是依靠阿彌陀佛本願力的加持,以及助念者的功德力量相扶助所共同產生的功效。 對病危者而言,首先要使他知道並相信,只要念佛必生淨土。因為,一般人在臨命終時,能得心不顛倒、意不貪戀是不多的,而助念者的佛號,聲聲入耳,正可使病危者避免恐懼、焦慮、捨不得等顛倒妄想,而將念頭導入一心嚮往淨土的正念。如果病危者心裡尚有恐懼、焦慮、捨不得等雜亂心,便會促使他下墮而難以上生。 至於佛的本願力量,根據《觀無量壽佛經》記載,阿彌陀佛在最初發願時,曾開殊勝方便:雖十惡五逆之人,於臨命終時,若遇善知識,說法安慰,教令念佛,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南無阿彌陀佛」,即得往生彼佛淨土。今日的助念者,便是病危者的善知識,勸他念佛,也助他念佛,助他至心稱念彌陀聖號,此即是藉著助念者的力量,加上佛的本願力,而使臨命終的人往生淨土。如已解脫生死者,臨終由人助念,便是和他結淨土緣,恭送他往生蓮界。 圓滿生命的無限延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jtWn24hobI

Q24: 請問法師: 器官捐贈會不會障礙往生西方淨土?

 Ans:(常恩法師) 往生淨土的條件是「三福淨業」,障礙的往生的應該是否有修學「三福」! …… 根據《觀無量壽經》的要求,是說:「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三福即是往生淨土的「淨業正因」。所謂三福淨業,便是: (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以上摘自《念佛生淨土》 佛教如何看待器官捐贈:https://reurl.cc/GrKoNG

Q23: 何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在生活中如何運用?

 Ans:(常恩法師) 此句出自《六祖壇經》。在《六祖壇經》中,六祖惠能將這句話做了衍申:「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大意是,前念如果執著境界,對所面臨的環境產生好或壞、有或無等等反應,那就是煩惱。 如果念頭一轉,下一念離開前念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執著、計較,這就是智慧。所以,我經常勸煩惱中人一句話:「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以上摘自:《公案一〇〇》,連結惠寄菩薩學習! 煩惱即菩提:https://reurl.cc/Mdykqp

Q22: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 含義為何?生活中可以如何運用此概念以減少煩惱?

 Ans:(演啟法師) 一般人在認知上,瞭解一切現象都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在感情上卻都希望可喜可愛的事物,最好能永遠有生、有淨、有增,而永遠沒有滅、沒有垢、不會減,這是愚癡凡夫的想法。        佛法在觀察任何一樣事物時,都要洞悉事物的本末因緣,雖然萬事萬物都會生滅消長,但在這個當下,也都有其存在的事實,不可把年輕人看成老年人,不可把活人看作死人,不可乘船時,船還未翻你卻先往水裡跳。        瞭解到有生就有死,有淨就有垢,有增就有減,就不會執著於一切的現象,而能認知到它現前的存在只是一個過程,所以失敗時不會太頹喪;成功時不會太興奮,只是盡自己的能力把當下每一件事做好。這就是不生不滅;生的成功,不可能永遠擁有它;滅的失敗,不可能永遠無起色。生與滅是並存的,在生的時候就在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以眼睛所接觸到的一切事物來觀察生滅現象,會發現一切的現象都是在生滅的過程中進行,一切現象有生有滅,但此生滅的過程都是即有而空,也是即空而有,所以稱之為不生不滅。        垢和淨,有主觀及客觀的立場,有人主觀的認為自己很乾淨,客觀的人看他覺得很髒;有人認為自己很髒,但客觀的人卻不認為,所以沒有一定的標準。當喜歡乃至希望佔有一個人時,心中要觀想︰我喜歡他什麼?他看起來很俊美很清淨。進一步想︰那是真的嗎?他的臉洗過後,第二天就髒了;漱過口,吃過飯就髒了;皮膚很乾淨,出了汗就髒了。也許什麼都乾淨,但他的排泄物一定是臭的,但也未必覺得討厭;等到死亡腐爛了時,還可愛嗎?但對於專食腐屍的動物而言,那又是可口的食物了。淨也沒有一定的客觀標準,說得清楚一些,一切法相的事物現象,本無垢淨之分。     聖嚴師父談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含意與運用,菩薩們可以參考 師父著作《心經新釋》,以及曾在國父紀念館的講座-《心經》與生活、生命、人生的實踐與超越,內容非常豐富及實用喔。 講座之連結為 https://web.ddm.org.tw/main/news_in.aspx?mnuid=1533&modid=424&chapid=85&nid=2176

Q21: 看過師父有兩幅墨寶對聯,意思不甚了解,敬請法師開示。感恩! 1、「非心非色亦非相 即空即有不即真」 2、「四大皆空我猶未空 五蘊無我尚有法我」

 Ans:(常恩法師) 這四個偈子,其實包含了佛法中很重要「空」觀的義理,並非簡單用line的聊天室就能說清楚!偈子中的每個名相聖嚴師父在《維摩詰經講記》都有很深刻和精闢的講解。 提供二則師父的開示,供菩薩學習,祝福法喜! 空的真意: https://reurl.cc/9XVlbY 《維摩經》六講: https://reurl.cc/d57YpV

Q20: 請問法師 如何修行才能有把握往生西方淨土

 Ans: (常恩法師) 最基礎的條件,可先對淨土法門能有正確的了解。生活之中亦有心願和安排出時間,開始修學! 建議可先從法鼓體系的念佛會開始(念佛會:有師父開示暨大眾共修,提供很好的修學時間),若行有餘力,佛七的精進用功亦是不可少。提供二則師父的開示,供菩薩學習,祝福法喜! 如何能往生淨土: https://reurl.cc/x0lR6z 如何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決定往生西方淨土: https://reurl.cc/d57YLD

Q19: 以目前科學的認知,我們得知浩瀚的宇宙在百億年前就由無數的星系所構成的,人在宇宙當中比一粒微塵還要渺小 然而師父在佛教入門65頁告訴我們:佛陀是以眾生為宇宙之中心的,有眾生始有宇宙……顯然與目前世人所認知的現象不符。此方何解?

Ans: (果舟法師)  佛陀並不迴避宇宙這一問題,而是面對它,指出: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都 是「自性空」及「緣起有」,以「業力」推動整個心物世界的變化。

Q18:修淨土法門,依師父「無量壽經講記」中,三輩往生都是「其人臨終」,佛來接引。佛來接引都是壽命未終嗎?或也在中陰身之時?往生極樂世界受佛力威神加持,不退轉至圓滿菩提得無量壽。因此可以解釋為「一生成佛」嗎? 又以下品下生為例,「接引往生,於蓮花中住滿十二大劫,花開得見觀音勢至,聞法發起菩提之心。」,住於蓮花中,是否也得佛力本願加持,而具智慧德能相好,同樣可以化身到諸佛剎土供佛、學佛及度化剎土有緣眾生?

Ans: (果舟法師) 與菩薩分享 圓瑛法師的 故事  民國圓瑛大師,自號  三求堂主人。 五歲時,父母雙亡,稍長以後,研讀儒書,聰穎絕倫。  十八歲時,頓覺人生如夢,急思脫俗,被叔父阻止。 次年,他生了大病後,才發誓出家,禮拜 增西上人為師。 二十歲時,依妙蓮和尚受具足戒。 二十一歲時,他親自常州天寧寺冶開和尚,學禪五年,曾經在禪七中,定境現前,身心廓然,對於過去所不明白的經論,突然了若指掌。 二十六歲,他到寧波天童寺,從寄禪和尚學習禪定,一心參究, 定境又再現前,比上次更殊勝,身心俱空,清淨圓明,從此以後,慧業日有所進。 他三十六歲時,讀了永明和蓮池兩位大師的著述,深信念佛法門,可以使三業清淨,圓成三昧的功效,九有橫超,登入九品蓮台,於是他就禪淨雙修。四十歲以後,他為了早點準備往生資糧,求生淨土,加以他弘法利生的願望十分懇切,所以就寫了淨土經論的講義和勸修念佛法門等書,分佈中外。弘宗演教,遍歷國內各省及日本、韓國、香港、菲律賓、及南洋群島、開堂說法數百次,無不指歸淨土。 又在上海創辦圓明講堂,做為弘化淨土的道場,組織圓明蓮池念佛會,遠追廬山蓮社家風,因而信受奉行及歸依的人難以計數。他也曾先後重興寧波接待寺、天童寺、泉州大開元寺,福州法海寺,古田極樂寺,並重修各塔。創辦佛教孤兒院、教養院、小學、職業學校、楞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會、………對於莊嚴道場、培植僧才、推廣社會福利,不遺餘力。       他一生以弘法利生為職志,未嘗稍懈,而積勞成疾, 民國四十二年,他食量減少,精神也漸漸衰弱了      有一天,他對弟子明暘等說:'我的身心尚感安樂,無掛無礙! 出家人置生死於度外,以疾病為助緣, 我的外號叫做三求堂主人,平生以求福、求慧、求生淨土為宗旨。 現在福慧已經求到了,最後只有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他命令徒眾寫紙條貼在牆壁上,上書'來者念佛,是真蓮友', 他雖然在病中,卻早已放下萬緣,一心念佛,而且求生淨土的信願更加堅定。         九月十九日,寺中方丈職僧等相繼來探望他,他談笑自若,毫無疲倦的樣子。午後,弟子等也入室請安,談完他開口大笑,手裡拿著念珠,像平常一樣的念佛。 晚上約十點多 十分安詳鎮定,嘴裡微動默念,呼吸漸微弱,閉目正臥,在大眾念佛聲中,十一點十五分,含笑安詳的逝世。嘴唇非常紅潤,額頭冷,頭頂溫熱。直到翌日清晨六點,頭頂還

Q17:師父曾對悅眾菩薩勉勵要「和光同塵」是指什麼?

Ans: (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教導出家弟子們,在僧團中不應有凸顯自我的心態。凡是凸顯自我的智慧、技能、性格、觀念,他的身上一定長刺,稜角多,鋒芒露,不易與人和合,為僧團製造許多的問題。     所謂「和光同塵」,和光,是指每一盞燈所投射出的光是溫和的;同塵,指微塵是彼此交錯在互動的。在光線中浮動的那些微細灰塵,好像已溶於光線中,沒有什麼衝突或對立,這叫做「和光同塵」。「和光同塵」裡沒有指揮者和被指揮者,也沒有制度和軌道,卻自然而然地互相交融在一起。有人來我讓一下,你走過我轉一下,位子缺人我來補一下,完全是一種理念、信心、道心的結合,這就是僧團和合的精神;和敬的僧團生活,是解脫道的著力處。     若是應用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上,團體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照通融,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就要讓彼此都有活路,這就是生活互動的關係。當生活互動的關係能夠和諧,就叫做和光同塵,雖然是一個一個不同的存在個體,可是彼此之間非常和諧,沒有衝突。如果能夠實踐身和同住的相處方法,不但夫妻不會吵架,同事之間也不會有衝突,工作便能在融洽的互動氣氛裡圓滿完成。 參考:《法鼓晨音》、《工作好修行:聖嚴法師的38則職場智慧》

Q16: 法會誦經中場休息前,為什麼有時候要誦「七佛滅罪真言」?

 Ans:(果舟法師) 聖嚴師父 為我們四眾弟子, 留下了 無盡的法寶開示,如大法鼓  ,不一樣的聲音 ,經典講座  等等 建議菩薩們可多上網聆聽 有無窮的受益 誦經持咒的意義(聖嚴法師-大法鼓 0103) DVD https://dharma-yinlung.blogspot.com/2015/06/blog-post_20.html

Q15: 身為佛教徒,但周遭的親友有可能是基督徒、道教或伊斯蘭教徒。 也許是朋友、父母、兒女或是另一半。我們應該用甚麼態度與他們和樂相處,又不失為一位具正見的佛教徒呢?

 Ans: (常恩法師) 聖嚴師父提出的「四種環保」可溫習與善用,其中的「禮儀環保」便是與不同宗教親友相處時對自已和他人最莊嚴的法寶。「心靈環保」強調慈悲與智慧更是尊重與包容不同信仰的法藥。 摘錄:師父2001.09.20「世界宗教合作會議」閉幕演說法語,共勉一起學習。 法語:「我們如果希望把自己所信奉的宗教及觀念和全人類分享,最好的方法是包容異己者、尊重異己者、協助異己者。我們要用智慧和慈悲來協助化解世界各族群間的衝突和戰爭,用智慧處理各種事端,用慈悲關懷各種族群;要用愛心和方法,去化解宗教間的衝突和種族間的歧視,而非用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取代他們原有的宗教。」 演說聯結如附:https://reurl.cc/6l0zr5

Q14: 一般來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佛法的正見,但佛卻在另一經中說(自作自受墮常見,他作他受墮斷見)這該如何解?

Ans: (果舟法師) 《雜含》(卷一二‧三○○經)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等。 常見與斷見, 都在有”我“的概念中而論因果,世尊是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缘于無明而會有行,乃至苦聚集…. 釋尊的正覺,即根本否定此我,所以非自作,非他作,即依中道的緣起,說明此生死的流轉。  請參考 印順導師 佛法概論

Q13: 懺悔法門,古德教導一心三觀,請問如何運用。

 Ans: (果舟法師) 懺悔法門,古德教導一心三觀,請問如何運用。 智者大師認為,一念心便具足諸法,心若一念無明妄執,便生起煩惱;心若清淨自在,便能與三昧相應。如果我們懂得對「心」起觀行,了知一切妄想顛倒所作罪福皆從心起、皆由因緣所生,便能破除一切的生死顛倒、煩惱惡業,得到真正的清淨。因此智者大師提出事懺之外,更要修「一心三觀」之理觀(理懺) ,也就是在一心之中圓修空、假、中三觀。  例如:禮佛時,知道身心是因緣和合而沒有一個永恆禮佛的實體,這是「空」觀;身心雖然如幻不實,但借「假」修真,呈現一一禮拜之相皆周遍於法界。若能明白性空之體不離緣起之相,則「一一佛前悉有此身,頭面頂禮」,彰顯「中道」真諦,如此便是具足一心三觀的實相禮佛。  在《梁皇寶懺》中,不論是香、花、燈等十供養、誦念懺文、拜佛等一切行法,也可如此運心觀想,讓懺悔法門不再停留於事相上的儀式,而能真正起到「即空即假即中」的實相正觀,生重慚愧、起大懺悔,不再造作生死之業,真正離苦得樂,圓證菩提。除了在壇場修持需一心精進之外,智者大師也提醒我們,應時時心起觀照,要在一切時中,無論行、住、坐、臥,大小便利、掃灑洗浣、出堂入堂,乃至飲食起居等一切威儀,都能安住於正道,一心精進,才是真正的修行。本文摘自人生360期:大家來拜《梁皇寶懺》

Q12: 什麼叫「解脫味」?

 Ans: (演啟法師)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佛所說的法,就是佛法,當時經常有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羅漢,是由佛的十大弟子分別帶領,並依據弟子們的根器、性格不同,佛就將其分類。例如喜歡神通的跟著目犍連,修精進頭陀行的跟著摩訶迦葉,記憶好的就跟著阿難陀。     佛法實際上只有一味,就是解脫味,修任何法門都能得解脫,其目的是從苦、從煩惱得解脫,就是涅槃寂靜。苦與煩惱,圍繞著我執而產生,只有慈悲與智慧,才能從我執而得解脫。聖嚴師父曾以「百川歸海」來比喻,河流不論是往西或往東流,最終都會流到大海。譬如《華嚴經》有二十一個念佛三昧門,門門都是通向解脫。所以,佛法浩瀚,不論修習任何一個法門,不是增加對立、我執,而是要朝解脫邁進。 參考《聖嚴法師教默照禪》、《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Q11: 人死後!到底要選擇去西方極樂世界比較好,還是再來人間行菩薩道。 有甚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早做選擇呢?

 Ans:(常恩法師): 學佛是為「成佛」!求生淨土是為了可以「成佛」,再來人間廣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方法:早晚課課誦本的內容便應具足!發菩提心暨四宏誓願,念念不離佛號! 可參考師父的《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摘錄:《慈雲懺主淨土文》供菩薩大眾參考 宋.慈雲懺主作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 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 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 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Q10: 聖嚴師父有一句法語「少些人我是非的執著,多點成人之美的言行!」。 但觀察現代社會,就是因為:有很多人發表人我是非之言。而促進整個社會的民主進步,如果學佛人都不表達自我意見(難免有人我是非)而只是成人之美,是否太消極?

 Ans:(常恩法師): 修學佛法,應該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來感化自己、修正自己之後!方能以佛法感化他人。佛法才是最有智慧的積極! 摘錄《法鼓山的方向》: 很多人都認為要用道理、方法才能感化他人,所以有所謂「感化院」、「感化教育」等,希望感化那些頑劣不化的人。 如果從事感化教育的人,自己沒有智慧與慈悲,不能以身作則,想要感化他人談何容易! 古人說:「人之患,好為人師。」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可是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充分的慈悲,又如何教導他人呢? 因此我經常自我勉勵,不要急於想要感化他人,應該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來感化自己、修正自己;之後,方能以身作則,為人表率。 經典中告訴我們,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薩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為無學;而小乘的菩薩也要到證了阿羅漢果後,才是無學。 無學,就是不再需要學習了,不再需要學習懺悔、慚愧。或許會有人說:「菩薩怎麼還會有過失?菩薩還需要慚愧嗎?」事實上,菩薩要常慚愧、懺悔,才會越來越精進、越來越清淨、越來越能夠感動人。」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8輯)

Q9: 什麼是幽冥皈依?

 Ans: (果舟法師) 為已往生者,或孤魂 等皈依三寶 使他們得到佛法的利益, 如在寺院 的每日晚課 就有為幽冥眾生皈依. 還有如其他的 法會如三時繫念等.... 菩薩戒後段也有傳授 幽冥戒

Q8: 什麼是「如來藏」?

 Ans: (果舟法師) 菩薩 :您提問的有關如來藏 ,建議您可閱讀 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聖嚴法師著自家寶藏,感恩!

Q7 菩薩煩惱說他人在法鼓山也在此皈依卻一直唸地藏經修地藏法門,這樣好嗎? 我想了很久想跟他說:這就好像我們在同一個大學(法船)但只是唸不同科系,不同科系也是要唸共同科目~國英數,那我們的共同科目就是修慈悲心,利人利己的菩薩心, 不管哪個科系修哪個法門最終還是要畢業,畢業去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去西方淨土 所以別起煩惱心修哪個法門。跟自己覺得有相印就好 請問法師我的想法是對的嗎?

 Ans: (果舟法師) 剛皈依,開始學佛之後! 剛好因緣接觸地藏法門,誦地藏經,這也很好,但建議法鼓山有很多的課程,如快樂學佛人,福田班,初級禪訓班,建立正知正見的佛法基礎! 很重要!

Q6: 成佛作主心外無 是何含意?

 Ans: (演啟法師) 學佛、成佛的目的是為了要從煩惱中解脫,不被煩惱束縛,可以做自己真正的主人。真正作得了主的是「身心皆作主」,身不亂,心也不亂,不受任何誘惑、刺激或逆境而亂。一個真正學佛修行的人,不論學的是大乘、小乘,或者中觀、唯識、如來藏,只要能夠善於體會心外無物,物外無心,也就能夠明瞭一切的問題全都是心中事。如果還有什麼特定的人事物想要克服、對立,那就很糟糕了,因為你所對付的並不是心外之人、心外之物,而是自己內心的煩惱。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有這層認識,馬上把觀念調整過來,則外在的一切,沒有一樣是不能包容,也沒有一樣是不能消融的。 參考《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Q5: 為什麼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的 從小到大似乎沒有人這樣告訴我們。

 Ans: (演啟法師) 佛法讓我們明白,不管今生、前生、過去無量生,做了任何事,這一生之中只要因緣成熟,就要接受果報;做了好事受福報,做了壞事受苦報,一直到成佛為止都在受報。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人世間,都是為了完成兩大任務:一是還債受報,償還過去多生之中恩怨情仇的債務,接受福報與苦報;二是還願發願,人們在過去無數世中曾經許過的心願,必須逐一完成,在受報還願的同時,也可繼續發願。 我們到人間是來受報的,所以碰到問題,就不必生氣、不必痛苦。如果受報的時候,自己心裡難過,就用佛法來化解自己的煩惱;如果對方有問題,就用智慧來幫助他處理。因此,在受報及還願的今生之中,必須少作惡業多發悲願,如此實踐,便是福智雙行,便是自利利人;既能提昇自我的人品,也能淨化人間的社會。 參考《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平安的人間》 果舟法師補充:  聖嚴師父是站在三世因果的角度而說的,一般世間法。大多沒有談到三世因果!

Q4: 什麼是「莊嚴國土」? 什麼是「成熟眾生」?

 Ans: (演啟法師) 佛法,不管是站在哪一部經、哪一部論,都有其共同的目標─解脫、度眾生,就像是《般若經》不斷強調的「成熟眾生,莊嚴國土」。        佛在初發無上菩提心時,或在因地修行菩薩道時,一邊見到佛國的清淨莊嚴,同時又體恤到眾生的憂患疾苦,故發願為成熟眾生,願於無量劫,積功累德,建立淨佛國土,幫助眾生離苦,如阿彌陀佛依自己發的四十八願,建立極樂世界,接引往生之眾生到其淨土去修學。諸佛發願所成就的「成熟眾生,莊嚴國土」,便是我們學習的目標,因為要建立清淨的國土,我們要淨化自己的身心,進而淨化他人身心、淨化環境;因為要接引眾生離苦,我們便要實踐佛法來讓自己也能離苦,在這能夠成長自己幫助他人的善的循環下,從現在開始,不論環境多麼的困苦,都要勇猛精進,難忍能忍,永不退心,永不後悔,這樣便能悲智雙運、福慧兼修,也就是實踐聖嚴師父提倡「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 參考《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無量壽經講記》

Q3:什麼是「無塵的反射鏡」?

 Ans: (果舟法師) 當有人來找我們傾訴,抱怨….等負面的情緒, 發洩到我們身上;他因為有這樣的發洩…或許可幫助他暫時舒解一些壓力.  在聽完這些訴苦 抱怨…之後, 我們清楚他的問題,他所到的垃圾… 但自己的(心)筒裡沒有堆積他倒的垃圾,也就是,不會因別人的問題,困擾你,起了煩惱。這就是“無底垃圾桶. ” “無塵的反射鏡”就是聽完這些訴苦 抱怨…之後,我們以智慧 慈悲的心,站在他的立場,用同理心,以柔軟慈悲的語言關懷他,祝 福他.

Q2:道心之中有施無畏”這句話的意思為何?

 Ans: (演啟法師) 在解釋「道心之中施無畏」這句話前,先分享對聖嚴師父深具影響的一件事,就是師父在日本留學時,曾擔心留學經費的來源問題,當時的指導老師坂本幸男先生便安慰說:「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叮嚀師父為求道發真心 ,但能耐得起清苦和寂寞,不用擔心衣食住行的生活問題,並從艱苦困難之中,培養求法精神。 所以,從師父的一生可以看到,菩薩在求道、求法的過程中,除了運用佛法讓自己免於畏懼外,也學習佛菩薩的慈悲、智慧,對怯弱的眾生給予鼓勵與協助,讓眾生面對一切狀況都能夠無畏、無怨、無憎害,並在生活中得到安隱喜樂無憂,這也就是「道心之中施無畏」。 ★ 參考《聖嚴法師年譜》、《留日見聞》

Q1:108自在語中--甘願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Ans:(果舟法師) 阿彌陀佛:依聖嚴師父的開示如下: 有智慧的人,明因果 識因緣  自性空明因果,則知業果報應, 識因緣,則諸法皆空相.因緣有自性空, 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觀無常法必竟空.故同處在一個環境,有人視之為難,以為是難忍的人間地獄,有人却把他當成成就菩提心的慧日道場,這也是因各人的善根,福德厚薄而有差異. 要懂得在生活中,多以對人生的體驗及對佛法的修行來通達、識透文字的內涵。根據實際經驗之不同,而有不同層次的啟發和體悟。 請參考《智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