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3, 2021的文章

Q142: 煩惱即菩提,用當今俗話怎麼解釋如何用至生活

 A(常恩法師): 「煩惱即菩提」此句出自《六祖壇經》。在《六祖壇經》中,六祖惠能將這句話做了衍申:「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大意是,前念如果執著境界,對所面臨的環境產生好或壞、有或無等等反應,那就是煩惱;如果念頭一轉,下一念離開前念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執著、計較,這就是智慧。 所以,我經常勸煩惱中人一句話:「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以上摘自《公案一〇〇》。更詳細解說可參考書中全文。

Q141: 未學求法 禪修時, 觀、照、提的意思為何?

 A(常恩法師): 禪修方法的三要訣──觀、照、提 「觀」、「照」、「提」三字訣,可以對治昏沉與散亂。 「觀」是正在用方法。 「照」是知道自己正在用方法。 「提」是發覺自己失去了方法時,趕快再把方法提起來。 當用「觀」的工夫時,同時也要不離「照」的工夫; 「觀」如走路, 「照」如知道自己正在走著正路,沒有失去正確方向; 「提」如不小心停下了腳步(昏沉),或者走錯了叉路迷失了方向(散亂),發覺之時,立即修正方向,走上正路。 不論用何種方法,均可運用觀照提三字訣。」 以上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Q140: 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昆盧性海。

 A(常恩法師): 以下摘自《佛光教科書》菩薩參考: 四生:是指三界六道有情產生之四種類別。即: (一)卵生,由卵孵出的有情,如雞、蛇、魚、蟻等; (二)胎生,從母胎而出生者,如人、象、馬、牛、驢等; (三)濕生,由糞聚、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如黴菌、蚊蚰等;(四)化生,無所託而忽有者,如諸天、地獄之有情,皆由其過去之業力而化生。 九有:則指一切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情所居之九地。因這九處地為有漏業因之果報,故稱九有。 八難:是指八種難境之下的有情不得遇佛,不聞正法。此八難是: (一)地獄難; (二)餓鬼難; (三)畜生難。此三難因受苦無間,故不得見佛聞法。 (四)長壽天難,以其天壽極長,或心想不行,如冰魚蟄蟲,而障於見佛聞法。 (五)不生佛世難,謂由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不得見佛聞法。 (六)不生中國難,凡有佛法的地方即稱中國,反之,邊地即沒有佛法傳揚的地方。 (七)六根不具難,此等人雖生中國,雖值佛出世,然以諸根不具,亦不能見佛聞法。 (八)生邪見難,謂雖聰利,唯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三途是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華藏世界,是以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為教主,具足無量相海功德莊嚴的玄妙之境,是個重重無盡的法界。 在此華藏海中,三世諸佛同為一際,一切境界互為緣起,事事無礙、法界圓融、生佛平等、聖凡平等。 因此,無論是四生九有、三途八難,皆是平等一如,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毗盧遮那佛的自性海中。 …….. 個人所學尚淺僅能以大德開示來回答。祝福法喜﹗

Q139: 學佛後的自己體悟到無所求的法喜愉悅,但這種覺受也是一種求……然而在俗世中凡事很難不求,要怎麼做才能在求與不求中找到平衡。

  A(常恩法師): 或許可學習憨山大師「捨」的修行方法。 …… 在明朝末葉,有一位名叫憨山的禪師,教導人們如何以「捨」這個字來修。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當一個人念頭生起來時,即刻中止它或放下它。但中斷念頭或放下念頭並不是表示與它對抗,或者嘗試拋掉它,而只是意味著不去理會它。 修行「捨」有好幾個層次。 第一個步驟是捨去你的過去和未來,而專注於現在,因為凡是妄念必定與過去和未來有關。這看起來似乎容易,其實不然。 第二個步驟,我們更需要連現在這個時刻都捨棄。現在這一個時刻可分為兩個部分:外在或外境,以及內在;內在又可以分為身體和內心。…… 假如你能夠專心一志於你的方法上,結果你會忘了身體的存在,那時剩下的就只有你的「專注」了。 當你只剩「專注」而沒有外境和身體時,還是有一個「專注」的念頭,最後一步是將這個「專注」的念頭也捨掉,那即是連你的心也放下,而達到心境統一的境界了。 以上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更詳細解說可參考書中全文。

Q138: 除了每天定課的打坐外,如何將禪修的修行也運用在生活中? 請問實務上該怎麼做?

 A(常恩法師): 禪修的心法是:「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實務上的操作,可參考連結內聖嚴師父的文章: https://cfe.ddm.org.tw/page10.htm

Q137: 我們要怎麼念佛,用什麼方(法 式)才能持續的念,較會定心?

 A(常恩法師): 心無雜念,心口相應,念念是佛號,這就是誦念佛號所要達到的。 菩薩提問可參考,大法鼓 0118: 如何一心不亂:https://reurl.cc/XevjX7

Q136: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以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兩個偈子的意思為何?

 A(演啟法師): 此二偈出自《六祖壇經》,前一偈是五祖的大弟子神秀所作,後一偈六祖惠能所說。        神秀的偈子,意指我們的心就像明鏡臺一樣,身則如菩提樹一般。明鏡是如實地反映,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會有差別,而凡夫心裡的反映,往往帶有情緒,有種種的自我中心—自我中心裡的經驗,有自我中心的習慣,有自我中心的判斷與標準,這都不是明鏡,而是煩惱心。我們應常以「持戒」清淨我們的身體,以「修定」清潔我們的心念,才能使身心不受染污,而得清淨。身心清淨,即得解脫。所以,在沒開悟前,必須持戒、修定,常常地拂拭,清理身心。這是一個正在修行,而且是很努力地修行的人所見的層次。        六祖惠能的偈子,則已見「空性」,故否定了菩提樹、明鏡臺等身心的存在。既沒有像菩提樹的身,也沒有像明鏡臺的心,那用功又用到那兒去呢?根本不須洗啊、擦啊、持戒啊、修定的。既然是「空」的,就是無罣無礙,那兒來的塵埃?如果真正、徹底的智慧現前,又怎麼還有個明鏡台?既然根本沒有東西,為何還有鏡子需要常常擦?若是沒有鏡子,又怎麼會有塵埃染上去?這表示鏡子上還有東西。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脫,也是悟後見性的境界。 摘自:《禪的世界》、《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Q135: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此段話的經意為何?

 A(演啟法師): 此處的菩薩,指的是初發心的菩薩,是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初發心的菩薩,還在娑婆世界,還在穢土之中。我們若想求得淨土,應當先自淨心,而非先要心外的這個世界清淨,由自我的內心清淨做起之後,自然能夠影響環境,使得他人也得清淨。        一般人都是向外要求,要求外在環境及他人,改變成他所希望的那樣。我們修學佛法,是拿佛法標準來檢驗自己的,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        如果我們只要求別人的心清淨,不說惡語、不做壞事,好讓我們活在淨土中,這是顛倒了,這不是心淨國土淨,而是要國土先淨,而後心才清淨。《維摩經》是要我們先清淨自己的心之後,佛國的淨土自然出現眼前。否則環境雖好,若內心煩惱,縱然身處天堂,依舊苦如地獄。        其實我們這個世界,由凡夫所見是五濁惡世;由佛所見,就是一個佛土。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成佛,這個世界為他的化土、淨土和佛土,我們就住在釋迦牟尼佛的佛土之中。只可憐眾生心中有煩惱,所以看不到。如果我們的心得清淨,就體會得到「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境界了。 摘自:《維摩經六講》

Q134: 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這句話是何意?

 A(常恩法師): 試著以《金鋼經》:「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來說明,供參考。 ……… 「諸心」,是指許多眾生的種種心相。…..這些都是虛妄的,是煩惱心,既然是妄心,就不是真心;既然不是真心,當然就沒有心;沒有心,才是真心。 《六祖壇經》裡講的「無念」,就是智慧,因為沒有執著,…..這種智慧心,就是真心,就是『非心』。 例如,有一個男孩子,死心塌地迷戀著一個心中的美女,…..,有其他的女人經過他面前,…..他都無心理會,因為他心中只有這麼一個人,其他人在他心裡都已不存在。 像這種心是真心嗎?當然不是!這是有心、是煩惱心、迷心,這不是智慧心。 所以說,有心都不是真心,要「心無所住」,心中無物、無心,那才是真心。」 ………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 凡夫有「我」的執著,有「我」就有煩惱。但是不是就真有凡夫這樣東西呢?沒有!如果「真的」有所謂的凡夫,那麼應該是「不變」的,現在是凡夫,將來也永遠是凡夫,這才是真的凡夫。 但真正的情況是,雖然現在是凡夫,經過努力修行,也可以修成菩薩、修成佛,所以不是固定不變的,只是現在還有煩惱的「我」,故假名凡夫,不是真的。 只要能體驗或實證到「空」的道理,就能空去「我執」。所以可知,「我」是假的,既然如此,凡夫也就是暫時,而非永久的。 以上摘自:聖嚴師父.《金鋼經講記》

Q133: 何謂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A(常恩法師):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佛法中所謂的萬法不離一心。 法從一心中流露出千差萬別,然後千差萬別又回歸一心,此心可以是煩惱心或智慧心。 凡夫眾生不斷由種種思想觀念而產生種種行為,以他的行為而感受果報;這是凡夫所處的世界──心生種種法生。 若從菩薩或佛而言,菩薩心中有一切眾生,眾生都沒有離開菩薩的心,那是智慧心和慈悲心,是廣度眾生。」 以上摘自:聖嚴師父.《聖嚴說禪》p.68。亦可參閱:《信心銘講銘》

Q132: 法鼓山上法印溪和曹源溪名稱的含意為何?

 A(常恩法師): 「法印」:傳承正法;漢傳禪法從「曹溪」孕育,法脈源深流長! …….. 法鼓山的園區道路,在「雙面觀音路」過三門前的法鼓一橋之後,可接兩條主道:一條是「法印路」,另一條是「曹源路」。 沿著東側主道,順法印溪往上,經男寮可抵教育行政大樓、圖書資訊館、教職員宿舍,和中華佛學研究所、僧伽大學佛學院、法鼓佛教研修學院與法鼓大學,即「修學與傳承正法人才的大學院教育場域」:稱為「法印路」。 走西側主道,溯曹源溪蜿蜒而上,通往女寮、大殿、接待中心及齋堂,最終可至禪堂,此段稱為「曹源路」。 為什麼以「曹源」為名?那是因為中國禪宗是從六祖惠能大師開始的,而六祖當年駐錫的廣東南華禪寺,就是臨曹溪而住。可以說,漢傳佛教的禪法就是從曹溪孕育而出。 我們把這條主道稱為「曹源」,又以同名為主道旁的溪流命名,便是寓意漢傳禪法的法脈源深流長,且是源源不絕的。 以上摘自:聖嚴師父.《法鼓山的故事》P.137~P.138

Q131: “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什麼意思?

 A(常恩法師): 「上品上生」生於極樂國土,立即「見佛聞法,證無生法忍!」 試著以《慈雲懺主淨土文》:「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來說明。 ……… 「花開見佛」: 根據《無量壽經》卷下所示,往生彼佛國土,有兩種生:一者胎生,二者化生。…..,「花開見佛」在《觀無量壽經》說到上品上生的行者「生彼國已,見佛色身」。  「即聞佛乘,頓開佛慧」:是指生彼國土之後,立即見佛聞法,悟入佛之知見。 若登上品「上生」的行者:得生彼國,即能聞法,即悟無生法忍。 若登上品「中生」行者:即「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若登上品「下生」行者:......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初地)」。 可見唯有「上品三階」可以見佛聞法,證無生法忍的初地菩薩位,能於無上菩提的佛道不退。 並且僅有上品「上生」:方能於生到彼國之際,立即「見佛聞法,立得無生法忍」,立證初地菩薩的大乘聖位。 所以〈淨土文〉,希望淨業行者,均以上品上生為發願目標,故要說「即聞佛乘,頓開佛慧」。」 以上摘自:《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P.48~P.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