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6, 2021的文章

Q162: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法語】 離開分別心、執著心,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動的,那時也毋須控制現象界的混亂了。---《漢藏佛學同異答問》 是因為達到涅槃的境界才會是不動的嗎?

 A(常恩法師): 不動的禪境:離執以後的清淨心。聖嚴師父開示全文,供菩薩學習與了解。 ……… 丹:您在《禪》這本書中提到,哲學家和宗教家雖見到了本體的寧靜,卻無法驅除現象的混亂,那麼一個禪師又如何能在見到本體時,去控制現象界的混亂呢? 師:現象界的混亂是外在的事實,不是內心的事實。舉例來說:假定這一片牆是一面大鏡子,這間房子是一個舞臺,鏡子可以反應舞臺上所發生的任何事情,可是和鏡子卻毫無關係,所以鏡子本身始終不受干擾,雖然外境在動,但它本身卻是不動的。 那對鏡子而言,外境的動便是不存在的,它沒有看到「動」。如看到「動」,就是有記錄、有分別,那鏡子也動起來了,這是很奇怪的事,鏡子是不應該動的。 可知,離開分別心、執著心,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動的,那時也毋須控制現象界的混亂了。 丹:此處的「鏡子」,是否用來比喻已見性的禪師的心? 師:不一定。當禪境到達內外統一的程度時,他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動的,但並不是真的見性,還只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不動。

Q161: 「悟有即空」及「非有非空」各為何意?

 A(常恩法師): 禪的理論是什麼? 即是「似有似空,知有知空,悟有即空,非有非空」的四句。 何謂「似有似空」? 禪所謂的「有」,是指有形的財產和無形的功德。無形的功德,往往要借助於有形的人力、財力、物力來完成。從有錢財而變為有功德,已是一大進步。 ……,因果的定則,必定是有,因緣的聚散,所以是空;不為福報而做功德,為求佛道,當勤修行。 「悟有即空」又是更深一層了。《心經》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所成的人生是有的,若以甚深的智慧加以觀照,即知五蘊無常,五蘊本空,便是悟有即空。 「非有非空」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空」,《金剛經》說:「非法非非法」也即是這層道理。執「有」會煩惱,執「空」則消極,不執兩端就會左右逢源。 以上摘自:《禪鑰》,供菩薩學習。

Q160: 我們常說的「同理心」是否也是慈悲心的延伸,如果無法經歷和對方相同的苦樂,是否……這份「同理心」也是有層次的

 A(常恩法師): 或許可練習著將心比心,聖嚴師父的開示供菩薩學習。 ......... 慈悲他人的方法與智慧 我常說:「以智慧處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對待別人。」一般人會覺得用智慧來觀照自己的內心,好像比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來體察別人的心,就比較困難了。其實,要想同時做到這兩方面,雖然並不容易,但也不是那麼困難,只要做到其中一項,另外一項自然也可以做到。 觀察他人的心,用的不是神通、第三隻眼、讀心術或催眠術,而是用「同理心」。透過觀察自己內心的反應,反省自己的經驗,進一步將心比心,體察他人心裡的想法。 除了從自己的感受推想他人的感受,還可以觀察自己和他人,在立場、年齡、教育程度、生活環境,甚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深入細膩地觀察後,你就會發現,世界上根本不會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既然是不一樣的人,就應該學習尊重他人、瞭解他人,不要硬把別人當成自己來對待。 以上摘自:《從心溝通》 如何善用「同理心」:https://reurl.cc/dGlDeM

Q159: 「為善止惡與不思善惡」有何不同?

 A(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在《禪鑰》提到禪的內容是,「有善有惡,知善知惡,為善止惡,不思善惡。」它們也是有層次的。摘錄如下:        「為善止惡」是在知善知惡之後,從認知心發展成為語言行為及身體行為。既然能依客觀的標準,知道何者為善,何者為惡,便當盡可能去做益人利己的事,約束自己的心行及言行,不僅止於不傷害他人,而且要更積極地修福修慧。        「不思善惡」即是修行到了心無罣礙得失的解脫層次,必定會從善惡相對的「有」,而至超越於善惡執著的「空」,才能算是究竟。故對於一位得大自在的菩薩而言,他雖為了眾生得度而說有善有惡,而說知善知惡,而教人為善止惡,但在他們的智慧之中,乃是無善無惡的。        《六祖壇經》的「不思善,不思惡」,便是不須想到善與惡的問題,超越了善惡相對的執著心,主觀的我便不存在。把自己的妄想、執著、煩惱,全都放下之際,就是本來面目顯現了。所謂本來面目是什麼?即是無所罣礙的清淨智慧心,又稱為平常心。平常心是什麼?就是無得失的心、非善非惡的心。

Q158: 古代禪宗祖師們所指的「達摩西來意」是甚麼?

 A(演啟法師): 成就眾生、成就道場、成就菩提道業,將這三點加起來,就是佛在我們「平常日用中」,這是禪宗常用的一句成語。因為佛在平常生活中,雖然你還沒有見性明心,還沒有開悟成佛,但已經聽到了佛法,就該應用佛法,並且將佛法作為我們身口意三業行為的依準。這就是「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行為中」了。如果身口意的行為,跟佛法不相應時,必須起大慚愧,至誠懺悔。 禪宗的禪與佛的意義,應該是相同的。禪既是讓我們明心見性、開悟成佛的觀念及方法,也正是修行的目標,因此禪心等於佛心;「佛在口中、佛在心中、佛在平常行為中」,就是禪在我們的平常日用中。古代禪宗祖師們所指的「達摩西來意」,就是平常生活裡的佛心、佛言、佛行;一舉一動、起心動念都是表露著佛的悲智,便是真正的修行。 出自:《禪鑰》

Q157: 請問誦經與念佛號等,出聲與默讀默念,功德有不同嗎?還是只要有至誠心,不管用什麼方式皆可。

 A(常恩法師): 修行念佛法門有四個心,非常重要:那就是信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信心的要求,遍於諸經,而尤見重於《阿彌陀經》,其餘三心,出於《觀無量壽經》。 應該出聲念或者是默念,很重要的考量是我們所處的環境或共修的方式,應該和功德無關。 聖嚴師父:《念佛法門.念佛法門四個心》,建議全文恭讀! https://reurl.cc/W388G5

Q156: 請問法師,讀經的主要功能為何?

 A(常恩法師): 善導大師曾將經書譬喻作明鏡,用來反觀自心。他在《觀無量壽經疏‧序分義》裡就說過:「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 所以,我們讀經的時候,要觀照自己的言行乃至心念,是否有違佛陀的教化?若有違失之處,應當趕緊改過,依經書所說,如法修行。 以上摘自,《禪門.讀經與修行》p.177  誦經、持咒的意義:https://reurl.cc/R09k49

Q155: 請問法師,為什麼梁武帝問菩提達摩說:「我建寺齋僧,有什麼功德?」,菩提達摩回答:「無功德。」

 A(常恩法師): 無功德 問:南朝梁武帝問菩提達摩說:「我建寺齋僧,有什麼功德?」達摩劈口就答:「無功德。」潑了梁武帝一頭冷水,可能有不少佛教徒覺得這盆冷水也潑到自己身上。這個問題請師父開示。 答:就佛教徒以及民間的道德標準而言,功德的觀念相當重要。某些團體提倡功德、講求功德,使人感覺對他人、對社會、對佛教布施行善就有功德,所以願意去做。如果一開始就跟他說不論做什麼都沒有功德,誰肯做好事?誰肯做慈善救濟的事業? 功德的意思是「善得善報」,等於投資的觀念和行為。自己省吃儉用,多餘的錢存進銀行,或者投資在信用可靠的公司或機構,本錢利息都是自己的。一般做「功德」,大概都是這種心理。雖不是把錢真的放在世間有組織的財團,然而,做好事天知道、地也知道,自然會有好結果;萬一自己得不到,兒孫也會得到。中國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這也是功德的觀念之一。 所以,「無功德」這句話對一般佛教徒而言,陳義過高,難以接受。但是菩提達摩是為了提醒梁武帝,齋僧、布施、起塔、建廟,當然是功德,不過不要執著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他希望能提昇梁武帝的境界,不要為了做功德,才做弘法利生的事業;也不要做了弘法利生的事之後,認為那是功德,這樣才能超越自我,才能得解脫。有些人認為行善就是行善,該做就做,不求回饋,這種態度就不是為了求功德。達摩若跟這種人談話,大概就很投契了。 無功德是否真的無功德?不是的。這好比一直存錢,沒想到要提出來;一直投資,沒想到要撤資、抽紅。這就成了無量功德,功德更大。如果斤斤計較功德,天天計算自己存了多少錢,時時想著什麼時候要提出來,這樣一來功德大概很小,到最後可能根本沒有功德,因為已經得到回饋,享受完了。「無功德」這句話實際上是一語雙關:自認有功德的人其實功德很小;不計較功德、不求回饋,這樣的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 以上摘自:《聖嚴說禪》p. 0131

Q154: 請問法師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的意思

 A(常恩法師): 「應無所住」的意思是沒有一定非要完成,非我不可的事,這就是沒有執著心。牢牢抱住一件事、一樣東西,或是抓住一個人,那一定是痛苦不堪的;可是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抓,什麼人都不需要,則又會變成孤立無援。 「而生其心」是要處處留心,時時留心,努力促成其事。這裡說的「心」是智慧心,是盡心盡力的心,是知己知彼的心,是認識環境、認識自己的心。 以上摘自:《動靜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