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

Q162: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法語】 離開分別心、執著心,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動的,那時也毋須控制現象界的混亂了。---《漢藏佛學同異答問》 是因為達到涅槃的境界才會是不動的嗎?

 A(常恩法師): 不動的禪境:離執以後的清淨心。聖嚴師父開示全文,供菩薩學習與了解。 ……… 丹:您在《禪》這本書中提到,哲學家和宗教家雖見到了本體的寧靜,卻無法驅除現象的混亂,那麼一個禪師又如何能在見到本體時,去控制現象界的混亂呢? 師:現象界的混亂是外在的事實,不是內心的事實。舉例來說:假定這一片牆是一面大鏡子,這間房子是一個舞臺,鏡子可以反應舞臺上所發生的任何事情,可是和鏡子卻毫無關係,所以鏡子本身始終不受干擾,雖然外境在動,但它本身卻是不動的。 那對鏡子而言,外境的動便是不存在的,它沒有看到「動」。如看到「動」,就是有記錄、有分別,那鏡子也動起來了,這是很奇怪的事,鏡子是不應該動的。 可知,離開分別心、執著心,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動的,那時也毋須控制現象界的混亂了。 丹:此處的「鏡子」,是否用來比喻已見性的禪師的心? 師:不一定。當禪境到達內外統一的程度時,他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動的,但並不是真的見性,還只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不動。

Q161: 「悟有即空」及「非有非空」各為何意?

 A(常恩法師): 禪的理論是什麼? 即是「似有似空,知有知空,悟有即空,非有非空」的四句。 何謂「似有似空」? 禪所謂的「有」,是指有形的財產和無形的功德。無形的功德,往往要借助於有形的人力、財力、物力來完成。從有錢財而變為有功德,已是一大進步。 ……,因果的定則,必定是有,因緣的聚散,所以是空;不為福報而做功德,為求佛道,當勤修行。 「悟有即空」又是更深一層了。《心經》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所成的人生是有的,若以甚深的智慧加以觀照,即知五蘊無常,五蘊本空,便是悟有即空。 「非有非空」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空」,《金剛經》說:「非法非非法」也即是這層道理。執「有」會煩惱,執「空」則消極,不執兩端就會左右逢源。 以上摘自:《禪鑰》,供菩薩學習。

Q160: 我們常說的「同理心」是否也是慈悲心的延伸,如果無法經歷和對方相同的苦樂,是否……這份「同理心」也是有層次的

 A(常恩法師): 或許可練習著將心比心,聖嚴師父的開示供菩薩學習。 ......... 慈悲他人的方法與智慧 我常說:「以智慧處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對待別人。」一般人會覺得用智慧來觀照自己的內心,好像比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來體察別人的心,就比較困難了。其實,要想同時做到這兩方面,雖然並不容易,但也不是那麼困難,只要做到其中一項,另外一項自然也可以做到。 觀察他人的心,用的不是神通、第三隻眼、讀心術或催眠術,而是用「同理心」。透過觀察自己內心的反應,反省自己的經驗,進一步將心比心,體察他人心裡的想法。 除了從自己的感受推想他人的感受,還可以觀察自己和他人,在立場、年齡、教育程度、生活環境,甚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深入細膩地觀察後,你就會發現,世界上根本不會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既然是不一樣的人,就應該學習尊重他人、瞭解他人,不要硬把別人當成自己來對待。 以上摘自:《從心溝通》 如何善用「同理心」:https://reurl.cc/dGlDeM

Q159: 「為善止惡與不思善惡」有何不同?

 A(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在《禪鑰》提到禪的內容是,「有善有惡,知善知惡,為善止惡,不思善惡。」它們也是有層次的。摘錄如下:        「為善止惡」是在知善知惡之後,從認知心發展成為語言行為及身體行為。既然能依客觀的標準,知道何者為善,何者為惡,便當盡可能去做益人利己的事,約束自己的心行及言行,不僅止於不傷害他人,而且要更積極地修福修慧。        「不思善惡」即是修行到了心無罣礙得失的解脫層次,必定會從善惡相對的「有」,而至超越於善惡執著的「空」,才能算是究竟。故對於一位得大自在的菩薩而言,他雖為了眾生得度而說有善有惡,而說知善知惡,而教人為善止惡,但在他們的智慧之中,乃是無善無惡的。        《六祖壇經》的「不思善,不思惡」,便是不須想到善與惡的問題,超越了善惡相對的執著心,主觀的我便不存在。把自己的妄想、執著、煩惱,全都放下之際,就是本來面目顯現了。所謂本來面目是什麼?即是無所罣礙的清淨智慧心,又稱為平常心。平常心是什麼?就是無得失的心、非善非惡的心。

Q158: 古代禪宗祖師們所指的「達摩西來意」是甚麼?

 A(演啟法師): 成就眾生、成就道場、成就菩提道業,將這三點加起來,就是佛在我們「平常日用中」,這是禪宗常用的一句成語。因為佛在平常生活中,雖然你還沒有見性明心,還沒有開悟成佛,但已經聽到了佛法,就該應用佛法,並且將佛法作為我們身口意三業行為的依準。這就是「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行為中」了。如果身口意的行為,跟佛法不相應時,必須起大慚愧,至誠懺悔。 禪宗的禪與佛的意義,應該是相同的。禪既是讓我們明心見性、開悟成佛的觀念及方法,也正是修行的目標,因此禪心等於佛心;「佛在口中、佛在心中、佛在平常行為中」,就是禪在我們的平常日用中。古代禪宗祖師們所指的「達摩西來意」,就是平常生活裡的佛心、佛言、佛行;一舉一動、起心動念都是表露著佛的悲智,便是真正的修行。 出自:《禪鑰》

Q157: 請問誦經與念佛號等,出聲與默讀默念,功德有不同嗎?還是只要有至誠心,不管用什麼方式皆可。

 A(常恩法師): 修行念佛法門有四個心,非常重要:那就是信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信心的要求,遍於諸經,而尤見重於《阿彌陀經》,其餘三心,出於《觀無量壽經》。 應該出聲念或者是默念,很重要的考量是我們所處的環境或共修的方式,應該和功德無關。 聖嚴師父:《念佛法門.念佛法門四個心》,建議全文恭讀! https://reurl.cc/W388G5

Q156: 請問法師,讀經的主要功能為何?

 A(常恩法師): 善導大師曾將經書譬喻作明鏡,用來反觀自心。他在《觀無量壽經疏‧序分義》裡就說過:「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 所以,我們讀經的時候,要觀照自己的言行乃至心念,是否有違佛陀的教化?若有違失之處,應當趕緊改過,依經書所說,如法修行。 以上摘自,《禪門.讀經與修行》p.177  誦經、持咒的意義:https://reurl.cc/R09k49

Q155: 請問法師,為什麼梁武帝問菩提達摩說:「我建寺齋僧,有什麼功德?」,菩提達摩回答:「無功德。」

 A(常恩法師): 無功德 問:南朝梁武帝問菩提達摩說:「我建寺齋僧,有什麼功德?」達摩劈口就答:「無功德。」潑了梁武帝一頭冷水,可能有不少佛教徒覺得這盆冷水也潑到自己身上。這個問題請師父開示。 答:就佛教徒以及民間的道德標準而言,功德的觀念相當重要。某些團體提倡功德、講求功德,使人感覺對他人、對社會、對佛教布施行善就有功德,所以願意去做。如果一開始就跟他說不論做什麼都沒有功德,誰肯做好事?誰肯做慈善救濟的事業? 功德的意思是「善得善報」,等於投資的觀念和行為。自己省吃儉用,多餘的錢存進銀行,或者投資在信用可靠的公司或機構,本錢利息都是自己的。一般做「功德」,大概都是這種心理。雖不是把錢真的放在世間有組織的財團,然而,做好事天知道、地也知道,自然會有好結果;萬一自己得不到,兒孫也會得到。中國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這也是功德的觀念之一。 所以,「無功德」這句話對一般佛教徒而言,陳義過高,難以接受。但是菩提達摩是為了提醒梁武帝,齋僧、布施、起塔、建廟,當然是功德,不過不要執著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他希望能提昇梁武帝的境界,不要為了做功德,才做弘法利生的事業;也不要做了弘法利生的事之後,認為那是功德,這樣才能超越自我,才能得解脫。有些人認為行善就是行善,該做就做,不求回饋,這種態度就不是為了求功德。達摩若跟這種人談話,大概就很投契了。 無功德是否真的無功德?不是的。這好比一直存錢,沒想到要提出來;一直投資,沒想到要撤資、抽紅。這就成了無量功德,功德更大。如果斤斤計較功德,天天計算自己存了多少錢,時時想著什麼時候要提出來,這樣一來功德大概很小,到最後可能根本沒有功德,因為已經得到回饋,享受完了。「無功德」這句話實際上是一語雙關:自認有功德的人其實功德很小;不計較功德、不求回饋,這樣的功德才是最大的功德。」 以上摘自:《聖嚴說禪》p. 0131

Q154: 請問法師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的意思

 A(常恩法師): 「應無所住」的意思是沒有一定非要完成,非我不可的事,這就是沒有執著心。牢牢抱住一件事、一樣東西,或是抓住一個人,那一定是痛苦不堪的;可是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抓,什麼人都不需要,則又會變成孤立無援。 「而生其心」是要處處留心,時時留心,努力促成其事。這裡說的「心」是智慧心,是盡心盡力的心,是知己知彼的心,是認識環境、認識自己的心。 以上摘自:《動靜皆自在》

Q153: 《華嚴經》有一首偈頌:「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但另有一首偈頌:「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為償多劫願,浩蕩赴前程」 請問法師此句出自何處?

 A(常恩法師):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為償多劫願,浩蕩赴前程」: 此句在CBETA查不到出處。 ………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 此句在以下二部著中有類似的文句,但最後一句不同! 《楞嚴經勢至圓通章疏鈔》: 「菩薩清凉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 (CBETA 2021.Q2, X16, no. 311, p. 377c19-20 // Z 1:24, p. 450b10-11 // R24, p. 899b10-11) 《阿彌陀經疏鈔》: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CBETA 2021.Q2, X22, no. 424, p. 632b5-6 // Z 1:33, p. 194a2-3 // R33, p. 387a2-3) CBETA 線上版如附,供菩薩確認暨學習,祝福法喜!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

Q152: 新冠狀病毒來的正是時候,為佛教徒的我們,上一堂生命教育的課程,也正好溫習,聖嚴師父的法語:聖嚴師父晚年生病時,師父說他病得很健康;活得很快樂。對死的觀念是,不怕死、不等死、不求死、就看因緣如何轉了。

 A(常恩法師): 或許可溫習聖嚴師父的《勸喜看生死》暨開示,連結如下: https://reurl.cc/pg92mb

Q151: 雜阿含經:「戒德重於地,慢高於虛空;憶念疾於風,思想多於草。」請法師開示此句涵義為何?

 A(常恩法師): 菩薩提問的經文,今天才第一恭讀。全文如附: 《雜阿含經》卷四十九:(一二九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何物重於地  何物高於空  何物疾於風  何物多於草」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  戒德重於地  慢高於虛空  憶念疾於風  思想多於草」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CBETA 2021.Q2, T02, no. 99, p. 357a25-b9) ………… 因此群組提問以師父著作為主。 如何正確理解《雜阿含》建議如連結: https://reurl.cc/ogV3z3 祝福法喜!

Q150: 最近台灣很多小朋友回家~不知道我們能不能也先做小朋友的「宅英雄」?這樣,照顧他們的大人才可能參與共修行程

 A: 感恩菩薩建議,謹彙整菩薩們分享的資訊供大家參考運用。 心靈環保兒童生活教育動畫-繁體中文版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ZdU2xd6_LLRUehXM86zIhlb0OnbTPSS9 自在神童(繁體版)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LKJzRwF4uv3j4BB4zodjZO7RwpszVNF 給孩子的安心旋律 心安平安念觀音 https://youtu.be/ezbqRemGRZM 小菩薩八式動禪 https://youtu.be/QBtVAPxpYZc 法鼓山安心專區的「安心防疫分享包」有兒少版 https://care.ddm.org.tw/xmnews?xsmsid=0L148399131919079762 有图片可下載「上色練習」 …陸續推出喔

Q149: 「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這句話的道理是甚麼?

 A(常恩法師): 喻世相「無實」但仍做佛事以化度眾生。 菩薩都已知道「空花水月」似的一切世間現象,是幻非真,仍以菩提心大悲願,在做空花佛事,在建水月道場,用來利益眾生。」 以上摘自,《空花水月》。 ……… 師父著作《聖嚴說禪》有完整開示,連結如附:https://reurl.cc/VEavaZ

Q148: 有一位女衆居士自稱自己可以幫人消災解難、解冤釋結。正信的佛教不是不講神通嗎?請問該如何看待?

 A(常恩法師): 學習《正信的佛教》成佛! ………. 「近代佛教大思想家太虛大師,曾有一句「人成即佛成」的名言。 借此證明,成佛必須先從自救與救人做起。若要自救救人,又必須先來認識人生,肯定人性,……,使自己成為一個悲天憫人而接近於完人的人(在人類之中除了成佛,不會有真正的完人)。 所以筆者要說︰「今日的人類社會,與其說是需要神通,倒不如說是需要人通,更為切乎實際。」 以上摘自,《神通與人通》。全文連結如附,供菩薩學習如何看待「神通」。 https://reurl.cc/VEaZx6

Q147 : 「勢不可使盡」、「規矩不可行盡」的含意為何?

 A(常恩法師): 《聖嚴說禪》有詳細含意的教導,連結供菩薩完整學習。 「勢不可使盡」:https://reurl.cc/W34oeL 「規矩不可行盡」:https://reurl.cc/MA7m7k

Q146: 眼觀無常 如何不起心動念

 A(常恩法師): 回到平日的修行方法:體驗呼吸,數習,念佛,持咒。讓心安在佛陀教導眾生安心的方法上。詳細修學的步驟可參考聖嚴父的著作。

Q145: 葷食或五辛素食也可意念供養三寶嗎?

 A(常恩法師): 「供養偈」的意義值得學!素食,則是中國佛教特有的美德。聖嚴師父的開示,提供菩薩學習與抉擇! 「供養偈」有何意義:https://reurl.cc/NraoYp ……… 漢傳佛教從很早就開始素食,但確切時間已不可考,最早有文獻記載的是梁武帝,據說他供僧時即用素食。 …..,另外在《涅槃經》及《梵網菩薩戒經》,也都明確告訴我們不可吃眾生肉,在中國最流行的《楞嚴經》也主張素食。 在印度因為出家人要托缽乞食,無法專門到素食的人家托缽,所以供養什麼就吃什麼。可是在戒律和經典裡,也都沒有釋迦牟尼佛吃肉的記載,所以近代有人以此證明釋迦牟尼佛是素食的。 按照部派佛教時代的戒律和經典,「出家人」可以吃三淨肉:三種清淨的肉——包括「眼不見殺」,「耳不聞殺」和「不疑殺」;就是沒有看到、聽到,或沒有為我而殺的嫌疑。意即:不是為了給我吃而故意殺的。 就好像沿門托缽時,施主們並不是因為出家人要來托缽,所以特別宰殺雞、羊來供養,供養的是現成的。此外,自然死亡、互相殘殺,或者是被獵人獵殺而未食用完的,也是三淨肉。 在中國,因為出家人就住在寺院裡,不需要沿門托缽,可以自己烹調素食,所以中國的佛教可以素食,成為中國佛教的一種美德。 以上摘自,《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P.123

Q144: 今日 浴佛節 若我等如是未來佛 眼下當洗滌的是?

 A(常恩法師): 「未來」才是佛,現在是否仍是未成佛的平凡人呢?尚未成佛,心便有種種不圓滿,需用佛陀的教法來洗滌清淨!當下洗的便是未成佛的凡夫心! 以上供菩薩參考。

Q143: 双盤的如意吉祥坐和不動金剛坐有何不同?坐姿的選擇是否以何者坐得較安穩而採用之?

 A(常恩法師): 正統的禪坐方法,是七支坐法。所謂七支坐法是: 1.雙足跏坐──此有二式: (1)如意吉祥坐──通常是以左腳在下,右腳置於左大腿上,再將左腳置右大腿上,稱為如意吉祥坐。 (2)不動金剛坐──將右腳在下,左腳置於右大腿上,再將右腳置於左大腿上,稱為不動金剛坐。這兩種坐法,對於年長及初學的人,很難做到。 初學的人如無法雙盤,可改為單盤的半跏坐,只要將一隻腳置於另一邊的大腿上即可。左腳在右小腿下或右腳在左小腿之下均可。對於無法雙盤及單盤的人,開始時還可以採用更簡易的坐法。如: (1)交腳坐──兩腳均置於地,向內向後收,兩腳掌向上,置於兩小腿乃至兩大腿之下。 (2)跨鶴坐──即雙膝跪下,將軟墊置於骻下,如騎在鶴背上,兩腳的大拇指上下交疊,將臀部坐落在骻下的墊子上。 (3)天神坐──左腳坐如半跏式,曲向內,置於身前;另一腳曲向外,置於身後側。南傳上座部佛教徒,席地聞法時多用此式,乃至坐禪時的初步坐法也用此式。 (4)如意自在坐──此式係模仿菩薩八相成道,自兜率天下降人間之前的坐姿,左腳坐如半跏式,曲向內,腳跟置於會陰前,右腳垂立、曲膝置於右胸前,左右兩手平覆分置於左右兩膝,或合抱於垂立的膝蓋。 (5)正襟危坐──以上各種坐法,均係席地而坐,此式則坐於與膝同高的椅子上或板凳上,兩腳平放於地,兩小腿垂直,兩膝間容一拳的距離,背不可依靠任何東西,僅臀部坐實,大腿宜懸空,與小腿成一直角。 以上各種坐法,僅坐姿及手姿略有不同之外,其他仍採用七支坐法規定的標準。功效最大最快且能經久穩固的坐姿,仍係最難的雙足跏坐。因此,初學的人即使無法雙盤,至少要多練習習慣於單盤。」 以上摘自,《聖嚴法師教禪坐》。 可參閱連結,以完整的學習: https://reurl.cc/eE5l8j

Q142: 煩惱即菩提,用當今俗話怎麼解釋如何用至生活

 A(常恩法師): 「煩惱即菩提」此句出自《六祖壇經》。在《六祖壇經》中,六祖惠能將這句話做了衍申:「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大意是,前念如果執著境界,對所面臨的環境產生好或壞、有或無等等反應,那就是煩惱;如果念頭一轉,下一念離開前念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執著、計較,這就是智慧。 所以,我經常勸煩惱中人一句話:「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以上摘自《公案一〇〇》。更詳細解說可參考書中全文。

Q141: 未學求法 禪修時, 觀、照、提的意思為何?

 A(常恩法師): 禪修方法的三要訣──觀、照、提 「觀」、「照」、「提」三字訣,可以對治昏沉與散亂。 「觀」是正在用方法。 「照」是知道自己正在用方法。 「提」是發覺自己失去了方法時,趕快再把方法提起來。 當用「觀」的工夫時,同時也要不離「照」的工夫; 「觀」如走路, 「照」如知道自己正在走著正路,沒有失去正確方向; 「提」如不小心停下了腳步(昏沉),或者走錯了叉路迷失了方向(散亂),發覺之時,立即修正方向,走上正路。 不論用何種方法,均可運用觀照提三字訣。」 以上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Q140: 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昆盧性海。

 A(常恩法師): 以下摘自《佛光教科書》菩薩參考: 四生:是指三界六道有情產生之四種類別。即: (一)卵生,由卵孵出的有情,如雞、蛇、魚、蟻等; (二)胎生,從母胎而出生者,如人、象、馬、牛、驢等; (三)濕生,由糞聚、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如黴菌、蚊蚰等;(四)化生,無所託而忽有者,如諸天、地獄之有情,皆由其過去之業力而化生。 九有:則指一切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情所居之九地。因這九處地為有漏業因之果報,故稱九有。 八難:是指八種難境之下的有情不得遇佛,不聞正法。此八難是: (一)地獄難; (二)餓鬼難; (三)畜生難。此三難因受苦無間,故不得見佛聞法。 (四)長壽天難,以其天壽極長,或心想不行,如冰魚蟄蟲,而障於見佛聞法。 (五)不生佛世難,謂由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不得見佛聞法。 (六)不生中國難,凡有佛法的地方即稱中國,反之,邊地即沒有佛法傳揚的地方。 (七)六根不具難,此等人雖生中國,雖值佛出世,然以諸根不具,亦不能見佛聞法。 (八)生邪見難,謂雖聰利,唯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三途是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華藏世界,是以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為教主,具足無量相海功德莊嚴的玄妙之境,是個重重無盡的法界。 在此華藏海中,三世諸佛同為一際,一切境界互為緣起,事事無礙、法界圓融、生佛平等、聖凡平等。 因此,無論是四生九有、三途八難,皆是平等一如,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毗盧遮那佛的自性海中。 …….. 個人所學尚淺僅能以大德開示來回答。祝福法喜﹗

Q139: 學佛後的自己體悟到無所求的法喜愉悅,但這種覺受也是一種求……然而在俗世中凡事很難不求,要怎麼做才能在求與不求中找到平衡。

  A(常恩法師): 或許可學習憨山大師「捨」的修行方法。 …… 在明朝末葉,有一位名叫憨山的禪師,教導人們如何以「捨」這個字來修。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當一個人念頭生起來時,即刻中止它或放下它。但中斷念頭或放下念頭並不是表示與它對抗,或者嘗試拋掉它,而只是意味著不去理會它。 修行「捨」有好幾個層次。 第一個步驟是捨去你的過去和未來,而專注於現在,因為凡是妄念必定與過去和未來有關。這看起來似乎容易,其實不然。 第二個步驟,我們更需要連現在這個時刻都捨棄。現在這一個時刻可分為兩個部分:外在或外境,以及內在;內在又可以分為身體和內心。…… 假如你能夠專心一志於你的方法上,結果你會忘了身體的存在,那時剩下的就只有你的「專注」了。 當你只剩「專注」而沒有外境和身體時,還是有一個「專注」的念頭,最後一步是將這個「專注」的念頭也捨掉,那即是連你的心也放下,而達到心境統一的境界了。 以上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更詳細解說可參考書中全文。

Q138: 除了每天定課的打坐外,如何將禪修的修行也運用在生活中? 請問實務上該怎麼做?

 A(常恩法師): 禪修的心法是:「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實務上的操作,可參考連結內聖嚴師父的文章: https://cfe.ddm.org.tw/page10.htm

Q137: 我們要怎麼念佛,用什麼方(法 式)才能持續的念,較會定心?

 A(常恩法師): 心無雜念,心口相應,念念是佛號,這就是誦念佛號所要達到的。 菩薩提問可參考,大法鼓 0118: 如何一心不亂:https://reurl.cc/XevjX7

Q136: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以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兩個偈子的意思為何?

 A(演啟法師): 此二偈出自《六祖壇經》,前一偈是五祖的大弟子神秀所作,後一偈六祖惠能所說。        神秀的偈子,意指我們的心就像明鏡臺一樣,身則如菩提樹一般。明鏡是如實地反映,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會有差別,而凡夫心裡的反映,往往帶有情緒,有種種的自我中心—自我中心裡的經驗,有自我中心的習慣,有自我中心的判斷與標準,這都不是明鏡,而是煩惱心。我們應常以「持戒」清淨我們的身體,以「修定」清潔我們的心念,才能使身心不受染污,而得清淨。身心清淨,即得解脫。所以,在沒開悟前,必須持戒、修定,常常地拂拭,清理身心。這是一個正在修行,而且是很努力地修行的人所見的層次。        六祖惠能的偈子,則已見「空性」,故否定了菩提樹、明鏡臺等身心的存在。既沒有像菩提樹的身,也沒有像明鏡臺的心,那用功又用到那兒去呢?根本不須洗啊、擦啊、持戒啊、修定的。既然是「空」的,就是無罣無礙,那兒來的塵埃?如果真正、徹底的智慧現前,又怎麼還有個明鏡台?既然根本沒有東西,為何還有鏡子需要常常擦?若是沒有鏡子,又怎麼會有塵埃染上去?這表示鏡子上還有東西。這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解脫,也是悟後見性的境界。 摘自:《禪的世界》、《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Q135: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此段話的經意為何?

 A(演啟法師): 此處的菩薩,指的是初發心的菩薩,是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初發心的菩薩,還在娑婆世界,還在穢土之中。我們若想求得淨土,應當先自淨心,而非先要心外的這個世界清淨,由自我的內心清淨做起之後,自然能夠影響環境,使得他人也得清淨。        一般人都是向外要求,要求外在環境及他人,改變成他所希望的那樣。我們修學佛法,是拿佛法標準來檢驗自己的,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        如果我們只要求別人的心清淨,不說惡語、不做壞事,好讓我們活在淨土中,這是顛倒了,這不是心淨國土淨,而是要國土先淨,而後心才清淨。《維摩經》是要我們先清淨自己的心之後,佛國的淨土自然出現眼前。否則環境雖好,若內心煩惱,縱然身處天堂,依舊苦如地獄。        其實我們這個世界,由凡夫所見是五濁惡世;由佛所見,就是一個佛土。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成佛,這個世界為他的化土、淨土和佛土,我們就住在釋迦牟尼佛的佛土之中。只可憐眾生心中有煩惱,所以看不到。如果我們的心得清淨,就體會得到「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境界了。 摘自:《維摩經六講》

Q134: 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這句話是何意?

 A(常恩法師): 試著以《金鋼經》:「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來說明,供參考。 ……… 「諸心」,是指許多眾生的種種心相。…..這些都是虛妄的,是煩惱心,既然是妄心,就不是真心;既然不是真心,當然就沒有心;沒有心,才是真心。 《六祖壇經》裡講的「無念」,就是智慧,因為沒有執著,…..這種智慧心,就是真心,就是『非心』。 例如,有一個男孩子,死心塌地迷戀著一個心中的美女,…..,有其他的女人經過他面前,…..他都無心理會,因為他心中只有這麼一個人,其他人在他心裡都已不存在。 像這種心是真心嗎?當然不是!這是有心、是煩惱心、迷心,這不是智慧心。 所以說,有心都不是真心,要「心無所住」,心中無物、無心,那才是真心。」 ………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 凡夫有「我」的執著,有「我」就有煩惱。但是不是就真有凡夫這樣東西呢?沒有!如果「真的」有所謂的凡夫,那麼應該是「不變」的,現在是凡夫,將來也永遠是凡夫,這才是真的凡夫。 但真正的情況是,雖然現在是凡夫,經過努力修行,也可以修成菩薩、修成佛,所以不是固定不變的,只是現在還有煩惱的「我」,故假名凡夫,不是真的。 只要能體驗或實證到「空」的道理,就能空去「我執」。所以可知,「我」是假的,既然如此,凡夫也就是暫時,而非永久的。 以上摘自:聖嚴師父.《金鋼經講記》

Q133: 何謂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A(常恩法師):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佛法中所謂的萬法不離一心。 法從一心中流露出千差萬別,然後千差萬別又回歸一心,此心可以是煩惱心或智慧心。 凡夫眾生不斷由種種思想觀念而產生種種行為,以他的行為而感受果報;這是凡夫所處的世界──心生種種法生。 若從菩薩或佛而言,菩薩心中有一切眾生,眾生都沒有離開菩薩的心,那是智慧心和慈悲心,是廣度眾生。」 以上摘自:聖嚴師父.《聖嚴說禪》p.68。亦可參閱:《信心銘講銘》

Q132: 法鼓山上法印溪和曹源溪名稱的含意為何?

 A(常恩法師): 「法印」:傳承正法;漢傳禪法從「曹溪」孕育,法脈源深流長! …….. 法鼓山的園區道路,在「雙面觀音路」過三門前的法鼓一橋之後,可接兩條主道:一條是「法印路」,另一條是「曹源路」。 沿著東側主道,順法印溪往上,經男寮可抵教育行政大樓、圖書資訊館、教職員宿舍,和中華佛學研究所、僧伽大學佛學院、法鼓佛教研修學院與法鼓大學,即「修學與傳承正法人才的大學院教育場域」:稱為「法印路」。 走西側主道,溯曹源溪蜿蜒而上,通往女寮、大殿、接待中心及齋堂,最終可至禪堂,此段稱為「曹源路」。 為什麼以「曹源」為名?那是因為中國禪宗是從六祖惠能大師開始的,而六祖當年駐錫的廣東南華禪寺,就是臨曹溪而住。可以說,漢傳佛教的禪法就是從曹溪孕育而出。 我們把這條主道稱為「曹源」,又以同名為主道旁的溪流命名,便是寓意漢傳禪法的法脈源深流長,且是源源不絕的。 以上摘自:聖嚴師父.《法鼓山的故事》P.137~P.138

Q131: “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什麼意思?

 A(常恩法師): 「上品上生」生於極樂國土,立即「見佛聞法,證無生法忍!」 試著以《慈雲懺主淨土文》:「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來說明。 ……… 「花開見佛」: 根據《無量壽經》卷下所示,往生彼佛國土,有兩種生:一者胎生,二者化生。…..,「花開見佛」在《觀無量壽經》說到上品上生的行者「生彼國已,見佛色身」。  「即聞佛乘,頓開佛慧」:是指生彼國土之後,立即見佛聞法,悟入佛之知見。 若登上品「上生」的行者:得生彼國,即能聞法,即悟無生法忍。 若登上品「中生」行者:即「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若登上品「下生」行者:......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初地)」。 可見唯有「上品三階」可以見佛聞法,證無生法忍的初地菩薩位,能於無上菩提的佛道不退。 並且僅有上品「上生」:方能於生到彼國之際,立即「見佛聞法,立得無生法忍」,立證初地菩薩的大乘聖位。 所以〈淨土文〉,希望淨業行者,均以上品上生為發願目標,故要說「即聞佛乘,頓開佛慧」。」 以上摘自:《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P.48~P.49

Q130: 三時繫念的功德和意義是什麼?

 A(常恩法師): 「三時繫念」:為元朝有「江南古佛」之譽的中峰明本禪師所提倡。主要目的在超薦亡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離茫茫業海。 「三時」:一指:早晨、日中、日沒之時。一指:詮一切「有」,詮一切「空」,詮一切「中」三時。 「繫念」:指身、口、意三者,觀《阿彌陀經》經文等,而繫念往生彌陀淨土。 以上,摘自:《法會50問》;更多內容可參考:https://reurl.cc/8yxZyR

Q129: 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分別代表甚麼意思?

 A(常恩法師): 「不落因果」:不會落入因果。「不昧因果」:不違背因果。 以上,摘自: 2003.09.23聖嚴師父「高僧行儀」課程,開示稿。 「什麼是佛教的因果觀」,供大眾諦聽。 https://reurl.cc/e9KbGK

Q128: 佛的十力是什麼?

 A(演啟法師): 佛的十力,是佛陀的十種智慧力,能降伏一切魔外,內容如下: 1.知覺處(道理)非處(非道理)智力,是對一切物的如實知覺。 2.知三世業報智力,是對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如實覺知。 3.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是對各種禪定、八解脫、三三昧等的如實覺知。 4.知諸根勝劣智力,是對一切眾的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的時節因緣,都能如實覺知。 5.知種種解智力,是對一切眾生的種種知解,都能如實知覺。 6.知種種界智力,是對世間眾生的種種境界不同而能如實普知。 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是對世間一切眾生,各各修持五戒、十善、八正道等法門的因行,而至人間、天上及涅槃解脫等有漏、無漏的果報,都能如實普知。 8.知天眼無礙智力,是能以天眼,如實觀知,一切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 9.知宿命無漏智力,能以宿命智,對一切眾生過去生死以及無漏的涅槃功德,如實覺知。 10.知永斷習氣智力,是對自己的一切妄惑餘氣,能使之永斷不生,如實覺知。 十力詳細的說明可見《大智度論》卷二十四、《俱舍論》卷二十九。 摘自:《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Q127: 請問法師,何謂理一心?

 A(演啟法師): 在《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一書有提到:蓮池大師將一心念佛,也就是念佛三昧,依程度的深淺分成兩個階段或兩種層次,一種是「事一心」,另一種是「理一心」。如果念到忘掉了自己的身心和環境,只有佛號,此時即「事一心」。「事一心」即一心不亂,心很安靜、很安定,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念念是佛號,但還有一「心」不亂。這是最淺的念佛三昧。     深的念佛三昧就是「理一心」,是念到無佛可念,親見佛的法身,即見空性,也就是見佛性。此時煩惱、我執沒有了,身、心負擔也沒有了,雖然已經沒有什麼事情可做,但是因為還有眾生需要度,慈悲心、願心出現,就與阿彌陀佛的願力、慈悲相應。這時是開佛知見、頓開佛慧,佛的智慧在你心中現前,這是深的念佛三昧。        有關「事一心」和「理一心」詳細內容亦可參閱《明末佛教研究》。 110.04.22 Q(假名菩薩): 法師,這些字我都看得懂。但境界太高了,好難體會...可以有口語化一點的說法,或是從生活中舉例嗎? 感恩~ A(常恩法師): 以下,摘自《學佛群疑》,不知道夠不夠口語! ………… 「根據明末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所示:一心可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 所謂「事一心」也就是心無雜念,念念是佛號。便是一心念佛,或稱全心念佛。 所謂「理一心」即是與理相應,親見阿彌陀佛的法身。 「事一心」屬於「禪觀」、「禪定」的層次。 「理一心」則是「禪悟」的層次,這都是禪淨雙修的結果。 以淨土的念佛為入門,達成三昧及了悟解脫的目的。 以上摘自:《學佛群疑》P.99-P.100

Q126: 日常思維師父的點滴,當日 看師父的影集內有「當作大宗教家勿為宗教學者」,請問其中兩者有何區別。

 A(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勉勵僧伽大學佛學院的同學部論是接受了兩年的僧才養成班、四年的佛學系,或是六年的禪學系教育之後,就必須要負起宗教師的責任。 師父曾於2006年9月12日,僧伽大學九十五年學年度「新生講習」中提到:「當我在日本留學時,我的師父東初老人在經濟上很少支持我,但是我非常感恩他。東初老人對我最大的鼓勵是兩句話:「寧願你做大宗教家,不要做大宗教學家。」所謂「宗教學家」和「宗教家」是不一樣的,宗教家有著宗教師的任務及功能,而宗教學者或宗教學家是研究學問的人。宗教學家雖然對宗教學問有貢獻,但對整個社會而言,他的貢獻不能普及,只有少數的人受影響,不能救很多的人。所以,我在日本求學時,將這兩句話當成圭臬、座右銘,貼在房間的牆壁上,天天都看這兩句話。」  精采文章可參考 https://www.ddsu.org/?page_id=448

Q125: 三祗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是甚麼意思?

 A(常恩法師): 學佛的過程,稱為三祇種福慧,百劫修相好。 .......... 信佛學佛的目的,是希望我們自己也成為佛。但是佛的境界,是至高無上,至妙至好,至大至剛,至圓至明,至實至真的;成佛之道的行程,也是非常艱鉅而且遙遠的。 一個人從最初開始信佛學佛,要經三祇百劫的時間過程,才能達到成佛的目的。 據《瓔珞經》說:「佛子,修行是(十)心,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大正藏》二四.一○一一頁)這是說,從最初發起信佛學佛之心,繼續不斷地修學,要經過一至三劫,才有進入賢者初住菩薩階位的希望。…….. 三祇完成,六度修畢,再經百劫,修相好因,相好修滿,便成佛果」

Q124: 腦死在醫學上有「腦死即死亡」的觀念,腦死在佛教的定義又是什麼?

 A(常恩法師): 「腦死」是醫學的觀念! ……… 佛教徒如何面對死亡? 以下師父開示如連結:(聖嚴法師-大法鼓 1150) https://reurl.cc/WEY7De

Q123: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句話的含意為何?

 A(演啟法師): 此偈出自《六祖壇經》的〈無相頌〉,意思是佛法是應世間法而說的,佛法離不開世間法。出世的理想是要我們不執著,而非要我們離開世間另覓菩提法,在世間而親證無我的境界就等於出世了。因此,離開凡夫沒有佛,佛是應凡夫需要而出現的。大家都成佛了,佛也就沒有出現於世的必要了。        有人以為,入山求法求道,得道之後就要離開世間。這不是正確的觀念。釋迦牟尼佛為度眾生而修行,成佛之後,四十多年中都在人間辛苦忙碌救濟眾生。若無眾生可度就不需要佛,佛也不需在這個世間出現。修道應該從世間的立場出發,得道之後依然在世間行道,這才是真正的佛教。 摘自:《智慧一〇〇》、《禪的生活》

Q122: 極重度失智症或是植物人,若神志不清楚,其臨終為其助念,能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國淨土,還是隨業流轉?

 A(常恩法師): 行者在意識清楚時「是否」曾發願?願意生淨土! 若曾發願:臨終時的助念,是往生淨土很好的助緣。 若未曾發願:臨終的助念,也是能幫助亡者心開意解,轉生善道。 生死:大法鼓1222:https://reurl.cc/e9bAx7 ………. 西方彌陀淨土比所有的諸佛淨土都慈悲、方便、容易,因為求生西方淨土沒有任何的條件,唯一的條件就是願意生淨土。 只要你願意,希望自己能夠生到西方淨土去就能去,這個願意就是發願。」 以上摘自:《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p. 0090

Q121: 什麼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A(演啟法師): 聞慧,本著與生俱來的慧力,而親近善知識,多聞熏習,逐漸深入佛法。以淨信心,引發一種類似的悟境,於佛法得到較深的信解。這是依聽聞所成就的智慧,所以應名為聞所成慧。        思慧是以聞慧為基礎,而進一步去思惟、考辨、分別、抉擇,於諸法的甚深法性,及因緣果報等事相,有更深湛的體認、更親切的悟了。這種由於思惟所引生的慧解,名思所成慧。        修慧,即本著聞、思所成智慧,對佛法所有的解悟,在與定心相應中,觀察抉擇諸法實相及因果緣起無邊行相;止觀雙運而引發深慧,名修所成慧。        聞、思、修三階段,古人譬喻為:如人學習游泳,起初要抱木棒習游,如聞慧要依文句。漸漸游了一時期,木棒可以有時放下,有時抱著,如思慧的依於文句,或可不依文句。最後不要木棒,也會游泳了,如修慧的依義而不依文句。 ★出處:印順法師《學佛三要》、《華雨集(一)》 https://yinshun-edu.org.tw/archived/dynamicdata/flash/book/b01/b01_chap2e_lushch.html

Q120: 為何學佛越久,反到覺得親近佛法和道場的障礙越多,佛法反到越離越遠!

 Ans:(常恩法師): 這相關諸多因緣。建議,可先多閱讀聖嚴師父著作和觀看大法鼓,確定修學佛法的觀念和方法,相信佛法會漸漸不遠,漸漸熟悉。 法鼓全集:https://ddc.shengyen.org/pc.htm 大法鼓:https://reurl.cc/pmAWdb

Q119: 自主生死是修禪定的最究竟嗎?

 Ans:(常恩法師): 只有悟後才能自主生死 ……… 「古代禪師們經常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疑與悟到底有什麼關係?疑情不是懷疑,而是絕對相信自己和諸佛完全一樣,只因為自己有煩惱,智慧心尚未出現,不清楚自己的佛心、佛性是什麼。 因此,參話頭起疑情,實際上是要問自己和諸佛完全相同的佛心和佛性是什麼?尚未明白、清楚之前,稱為「大事未明」。 所謂「大事」,指的是生死大事。 為什麼生死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因為人不僅被煩惱的生生滅滅所困擾,還要受生死流轉的果報,亦即未悟之前是隨業受報,而隨業受報就是因為生死未了、大事未明,只有悟後才能自主生死。 以上摘自,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Q118: 佛的十號所代表的意思為何?

 Ans:(常恩法師): 依佛的功德而安立,佛的十大通號。 ………… 藥師如來徹底破除無明障蔽,證得最清淨法界,所以約所證成的境地——國土說,名淨琉璃世界;而不離法界,圓具大智慧,光明遍照,能破一切愚癡暗昧,約能證智——佛說,名琉璃光。 從如來至薄伽梵等文,是佛的十大通號。這十名,全是依佛的功德而安立的。因佛的功德太大,一名不足以表詮;同時,印度的一般習慣,凡歌頌或讚美,多用十個名詞,如帝釋、大自在天,都有十號,佛法循世俗習慣,也採用十種名稱讚佛。 十名中, 一、「如來」,已如上釋。 二、「應」,即梵語阿羅訶的義譯。因佛功德最為圓滿,應受人天供養,為人天作大福田;又應已斷淨煩惱;應不再受生死。 三、「正等覺」,即梵語的三藐三菩提。覺即覺悟,能通達一切法相,遠離一切顛倒。但說正覺,可通於小乘;大乘稱正等覺,等是普遍義,即普遍的覺了一切法真性。 四、「明行圓滿」,舊譯明行足;圓滿,就是足的意思。明是智慧,行如布施持戒等萬行;佛的福德智慧,自利利他功行,一切圓滿具足,無欠無缺,故名明行圓滿。 五、「善逝」,逝,即去的意思,也就是入涅槃。小乘聖者,丟下無邊苦惱眾生,自己一人入涅槃,是逝而不善;大覺佛陀不離生死而證菩提,不捨眾生而般涅槃,故名善逝。 六、「世間解」,解是解了:對世間事理,眾生苦本,苦因,以及滅苦的方法,離苦的究竟處,都明達、解了。 七、「無上士」,士是士夫,佛於天上人間而獨稱尊,為人天的導師,故稱無上士。 八、「調御丈夫」,調御如馬師,能把暴戾的馬,訓練成馴服的馬。佛教化眾生,無論眾生的根性如何惡劣、乖戾,如何剛強難服,也能善巧調御,使他慢慢轉向佛法,修學佛法而得成就。佛陀教化的方法不一,因人而異:有時慈顏愛語,讚嘆鼓勵,如說你行布施、持戒,功德無量,希有難得;有時則當頭棒喝,訶斥一頓,如說你業障深重,愚癡無智,再不精進修行,必墮三途惡道。這等於調馬,在軟硬兼施的訓導下,就可慢慢馴服。 九、「天人師」,佛出世間,不但教化人類,也同樣教化天人。有無量諸天參預法會聽法,故佛為天人的教師。 十、「佛」即是覺者,能究竟覺悟生命的秘奧,和覺察世出世間的種種法相。「薄伽梵」,即世尊。」 以上摘自印順法師.《藥師經講記》 (CBETA 2020.Q4, Y04, no. 4, pp. 46a12-48a12)

Q117: 長輩恐慌及情緒障礙,常常徹夜未眠,並且常常生氣罵人,兒女看護三位隨侍在旁,都無法解決,真不知道如何克服? 安慰她念佛,也不願,𠒇女們都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處理?阿彌陀佛

 Ans:(果舟法師): 建議: 請他的子女帶去給醫生診療! 同時可為他的長輩到寺院為他供養三寶,現正值清明法會 為長者 立超薦累劫冤清債主 牌位  暨點燈祈福!

Q116: 什麼是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Ans:(常恩法師): 依大乘經的,經論所說作意。依法修行大乘經法。 ……….. 佛說:修學一切經法,要進一步去思惟;思惟了還要修。思惟與修習,就是抉擇。說到「抉擇」,就是「依大乘經,如理作意攝,一切加行道」。 悟入法性的抉擇方便,含有『如理作意』與『加行』二義,這都是依大乘經的。經論所說作意,略有三類意義:一是注意,如作意心所。二、作意是修定時,內心的觀想繫念。三、這裡的作意,是思惟,思考抉擇的意思。 平常說,學佛法有四條件: 一、親近善友(善知識); 二、多聞正法(多多的聽法); 三、如理思惟(如理作意); 四、法隨法行,就是依法修行大乘經法,經如理思惟,然後依著作止觀的修行,就是一切加行道。 以上摘自:印順法師《華雨集(一)》:(CBETA 2020.Q4, Y25, no. 25, p. 254a1-9)

Q115: 什麼是慧解脫?俱解脫?

 Ans(演啟法師):  慧解脫,就是根器非常利,聽佛說一聲法或一個偈子馬上就得解脫,就證阿羅漢果,但是福德定慧還不夠。譬如佛經裡有好多善來比丘,他們本來是在家人,結果聽佛說一聲:「善來!比丘。」馬上就證了阿羅漢果。這種人的根性就非常利,而慧解脫不須經過修定。        俱解脫即定慧俱解脫,一定要聽聞佛法,修行禪定。而修禪定的人一定要持戒,如果不持戒,或持戒不清淨,會變成外道、變成魔,因此定慧俱解脫的人一定也是位持戒清淨的人。因此要定慧俱解脫,必須要持戒、修定、修慧,譬如你們現在來參加念佛禪七,聽佛法開示是增長聞慧,念佛修念佛三昧是修禪定,而在佛七期間,不說壞話、不做壞事,這就是持戒。戒、定、慧三種並重,因此而證阿羅漢果,就是俱解脫。 ★參考:《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Q114: 什麼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A(演啟法師): 《大智度論》的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一)一切智:一切智慧,這是小乘聲聞緣覺所得的智慧,又叫作「總相智」。總,是全部的意思,也就是全體概括的認識。基本上,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一切法是空的,那就是得「一切智」。 (二)道種智:「道」指菩薩道,這是一切菩薩所修得的智慧,能知道諸法的種種差別現象就是「空」。小乘所知的「空」是整體,而不是個別個別的去瞭解認識。菩薩為了度眾生,不同的眾生需要不同的佛法,所以菩薩能以「道種智」適應眾生,產生種種教化眾生的功能,應機而說,恰到好處地施以佛法。 (三)一切種智:這是成佛之後所得到的智慧,能通達一切種類和原因,由一切種智可以產生一切智慧的功能,菩薩及二乘的智慧就包含在其中,但是三乘聖者的智慧不能稱為一切種智,只有佛的智慧才可以如此稱呼。 所有諸佛都用能使眾生成佛的方法來幫助眾生,現在的十方諸佛如此,過去的十方諸佛如此,未來的十方諸佛也是如此。他們雖然用許多的方便,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使眾生能夠聽懂,進而接受,這都是為使眾生理解到佛法只有一種,既沒有以聲聞及緣覺的二乘為究竟,也沒有以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為終極。諸佛來世間,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皆以唯一佛乘開示眾生。使一切眾生從諸佛那裡聽到唯一乘的佛法之後,都能得到「一切種智」,也就是實證佛的智慧。 ★ 摘自:《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Q113: 「四無量心」修學的內涵為何?

 A(演啟法師): 慈悲喜捨,稱為四無量心,又名四等心,又名四梵行。是十二門禪中的四禪:1.慈無量心能與樂。2.悲無量心能拔苦。3.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而生喜悅。4.捨無量心即捨如上之心不好執著,又能怨親平等,捨怨親想。 以此四心普利無量眾生,能引無量福德,故名無量。平等利益一切眾生,故名四等心。此四心依四禪而修,修之得生梵天,如三果聖人,故云四梵行。     以布施為例,一般凡夫,只能修布施生欲界天,若修四無量心,則能近於解脫,得生色界第四禪的五淨居天,以能捨故,做無相布施。     有「慈悲」才會布施,而布施不著相,就是「喜捨」。 在《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提到:「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虛空。」…,其中「心行平等如虛空」,是說依我們的慈悲心,產生了慈悲的行為,平等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但是心中無罣無礙,沒有一點自認為做了好事的痕跡和想法。「心行平等」也是直心之意,直心行道,就是心行平等,普遍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而行一切布施,布施之後,心中了無一物。這是真正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事實上就是用四種大平等心、大智慧心、大慈悲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行大布施。如前所說,四無量心是配合四禪所修的梵行,但也正是大菩提心的內容,成等正覺的基礎。因為「無量」即是大,若能修成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就是大雄大力的佛陀了。 ★ 摘自:《維摩經六講》

Q112: 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法門為何?大勢至菩薩聖像手持蓮花象徵何意?

 A(演啟法師):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主要是講修禪定,我們常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出自《楞嚴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法門之一,所謂圓通,就是修行時可以從不同法門進入,無論用什麼法門,只要修行成功,體證到的內容完全相同。所以說門門相通,無論從哪一個門進去,進去以後都是同一間房子。所以修行時一定要一門深入,不要看到這一門也想進去,那一門也想進去,結果一門也進不了,一事無成,變成門外漢。 大勢至菩薩就是因念佛而證圓通的,此段經文就是大勢至菩薩在向釋迦牟尼佛及所有的聽眾說明自己的修行方法。     詳細內容請閱讀《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之「第三章念佛禪的修行方法」,聖嚴師父有作說明喔。 https://ddc.shengyen.org/mobile/text/10-11/222.php

Q111: 食存五觀的意義?

 A(演啟法師):食存五觀,即:(1)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5)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法鼓文理學院惠敏校長在《當牛頓遇到佛陀》一書中有提到:「五種觀想,也是我終身學習動機的泉源。每天的飲食是由多少眾生的血汗換來?有多少眾生的死與犧牲才能成就我們今天的生命,我今天有何功德可以享用?而且食物當前,要遠離貪欲、驕逸等等過失,猶如吃藥療病,恰如其分地用餐,為滋養身體,以成就道業,報答眾生恩,回饋社會大眾。」因此,「食存五觀」作為「報眾生恩」的學習動機以提升社會生活品質。 ★詳細內容可參閱《當牛頓遇到佛陀》

Q110: 禪堂為何又名選佛場?

 A(演啟法師):「選佛場」的意思是說,這個地方是提供人們,從煩惱心之中將佛心選出來。關於這三個字的來歷,有種種的說法以及不同的故事,有些故事是製造出來的,根本沒有發生過,不過我現在要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年輕的讀書人,他很用功的讀了十年書,準備赴考做官。赴考場途中,有一天借住到一間廟裡,廟裡的和尚問他:「年輕人,你經過這兒要到哪裡去啊?」讀書人說:「我要去趕考,準備考官、選官去。」和尚問:「你要考官,準備了多久啊?當了官以後要做什麼呢?」年輕人回答:「哦!很辛苦,我已經拚命讀了十年書,當官之後就要管事,那就很忙了。」和尚又問:「這不是太累、太辛苦了?你要選官,為什麼不選佛呢?選佛最簡單、最容易的。」年輕人一聽:「選官我知道,選佛要怎麼選呢?選上了又怎麼樣呢?」和尚答說:「很簡單!什麼都不要準備,什麼也不必期望,佛就在你的面前,你已經選上了。選佛選上之後,你自己根本沒事,但是,你可以為一切眾生做老師,為一切眾生奉獻。」年輕人說:「這真是太好了,又可以做老師,又可以奉獻,自己又沒事,也不需要準備,這太好了!」結果這位年輕人不去選官,就在這間廟出家,出家之後就寫了「選佛場」三個字;他沒有事情做,就在那邊選佛了。 ★摘自《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Q109: 「布薩」是甚麼意思?

 A(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在《戒律學綱要》的解釋是:布薩是梵語的音譯,是清淨三業與長養功德的意思;又說是「淨住」的意思。半月一次的說戒,是大小乘一樣的,小乘稱為羯磨,大乘稱為布薩。       亦可參考香光莊嚴的文章。http://www.gaya.org.tw/magazine/v1/2005/78/78l1.htm

Q108: 「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是甚麼意思

 A(常恩法師): 「慈悲」有三等 ………… 1.生緣慈悲:如見眾生苦,起同情心,願救濟、願拔苦,由有我相,故有生相。 2.法緣慈悲:由二空觀智,空除了眾生相而發起的慈悲心,此二空觀智仍屬有功用,雖無生相,猶有法相。 3.無緣慈悲:以深般若,照見從本以來,生佛同體,無有所起慈悲之境,亦無能起慈悲之心,此為無功用道的如來大慈悲心。 以上摘自:《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Q107: 什麼是四種悉曇?

 A(常恩法師): 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 ……… 佛法是適應眾生的根機而安立的,需要什麼,就為他說什麼。如《大智度論》所說的四悉檀,即是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 說法的宗旨雖多,但總括起來,不出此四。 一、世間悉檀,以引起樂欲為宗。如對初學而缺乏興味的,佛必先使他生歡喜心。…….. 二、為人悉檀,以生善為宗。如不肯布施的,就將布施的功德說給他聽。為說持戒,為說忍辱等功德,總之,應機說法,以使他的善根滋盛為目的。……… 三、對治悉檀,以制止人類的惡行為宗旨。如貪欲重的,教他修不淨觀;瞋恚重的,教他修慈悲觀;愚癡重的,教他修因緣觀;散亂多的,教他修數息觀;我執重的,教他修界分別觀。…….. 四、第一義悉檀,這以顯了真義為宗,這是佛陀自證的諸法實相。不信解這甚深的真義,而修行趣證,是決不能了脫生死,圓成佛道的。所以佛依第一義悉檀說,是究竟的了義說,這才是佛法的心髓。」 以上摘自:《佛在人間》(CBETA 2019.Q3, Y14, no. 14, pp. 29a3-31a5)

Q106: 「我執斷則不戀生死,法執斷便不厭生死」這句話的意思為何?

 A(常恩法師): 可以從認識「空」 來理解。 ……… 「真空」: 當我們沒有開悟見性時,老是圍繞著這麼一個小小身體的我,和這麼一個身體所處的小小環境打交道、起分別、生執著,時常你爭我奪,放不下、丟不開,時時有煩惱,處處遇困難,這都是庸人自擾,多麼可憐!當我們一旦開悟、見佛性,就會見到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太平的,沒有什麼需要爭,沒有什麼需要丟;不來也不去、不多也不少、不增也不減、不淨也不垢;本來就沒有一樣固定的東西叫做理體,所以叫做「真空」。 佛性是遍於十方三世而又不滯於十方三世,這叫做「真空」,又名「妙有」,這是大乘佛法的「畢竟空」、「真實空」,實相即是無相,又不離一切相。 相對於「真空」,還有「頑空」、「偏空」幾個名詞。 「頑空」: 一般人講的空空如也的空,那是幻滅、虛幻的,把一切都否定掉,也就是「頑空」,這很可能使人變成消極、逃避、厭世,或使人變成積極、瘋狂、亂世。 「偏空」: 至於小乘所見到的空,叫做「偏空」,他們離五蘊、出三界,離六根、六塵、六識的十八界,不再造業、受報而進入涅槃,也就是出離三界的生死輪迴。 因他們只斷我執證人空,未斷法執未證法空,還沒有實證二空真如,所以未得真空。 唯有進入大乘菩薩的層次,我執斷則不戀生死,法執斷便不厭生死;既不貪戀生死也不厭離生死,這才叫做真空。」 以上摘自:《神會禪師的悟境》

Q105: 1.什麼是三般若? 2.三般若於修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作於生活中?

 A(演啟法師): 《金光明經云義》卷上有提到三般若:(1)實相般若,為般若之理體,為眾生之本真,離一切虛妄之相;(2)觀照般若,乃為觀照實相之實智;(3)方便般若,為分別諸法之權智。 聖嚴法師在《金剛經講記》解釋並說明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1)實相般若:實相即無相,是超越語言文字,超越一切現象,但是又不離一切現象。一切現象經常在變化,而實相雖然沒有一定的定相,但它是如如不動的。(2)觀照般若:觀照則是用佛法的觀點,來觀察我們的生活環境及身心世界。只要深刻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就可以發現它是變化不已的,所以是無常的;因為一切現象變化無常,所以沒有一個真實的我,也就是無我;再進一步觀察,既然無我,所以是空的,而能體證到這個空的就是「觀照般若」。 (3)文字般若:所有用來說明苦、空、無常、無我等道理的一切經典及種種文字,例如《金剛經》、《心經》,都叫作文字般若。我們在這個世界生生死死,永遠沈淪在苦難之中,唯有藉著語言文字,才能知道苦是什麼、難又從那兒來?才會明白是因為有個自我的執著,受到自我假相的困擾,才會產生種種煩惱。因此藉由文字般若,能讓我們產生智慧,幫助我們離開煩惱。

Q104: 在家居士與法師書信往來、應自稱三寶弟子?弟子?學人?學生?後學?末學?法名?或俗家姓名?

圖片
 A(常恩法師): 請參考:佛教人士尺牘稱謂表。摘錄自:《佛教叢書7.書信的禮儀》

Q103: 後學請法,請問法師,什麼是「教理行果」?

 A(演啟法師): 聖嚴法師在《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提到,佛法有很清楚的次第、組織,首先一定會講教、理、行、果,這是學習佛法的基本原則。以下摘要如下: 「教」,是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之中所說的種種教義,目的是要讓我們明白如何修行,了解修行有一定的規則可循。  「理」是一切眾生的根本、一切諸法的本性,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所有一切道理的本身都離不開它。佛所說的「理」是理體,就是實相;相有事相、實相,實相才是「理」。理是不可思議的,不可以用語言說明,也不可以用頭腦去思考;如果真要用語言文字說明,就姑且名之為空性,即諸法皆空、五蘊皆空的「空」。 「理」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一定要自己去體驗。如何體驗?必須透過「行」,而「行」又必須根據「教」——佛所說的教法修行,所以「理」還是需要「教」來說明,等證悟或實證了,修行就有了結「果」。 未聽聞教理,知見不正時,是外道;知見正確了,可是煩惱不斷,是凡夫;若進而修行佛法,使煩惱不起,就變成聖人;煩惱斷除了,就是大菩薩;一直到無明全部斷盡,最後一分無明也斷時,就是圓滿的佛。所以,教、理、行、果四個項目,就是我們修行佛法的基本程序。 詳細內容可閱讀<修學佛法的基本原則:教、理、行、果>章節喔。 https://ddc.shengyen.org/mobile/text/10-11/13.php

Q102: 迴向偈中, 願消三障諸煩惱的三障是甚麼? 普願罪障悉消除的罪障是甚麼? 這些障是如何形成的? 要怎麼消?

 A(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在《念佛生淨土》有解釋三障,簡單摘要如下: (一)業障:狹義的業障是指職業,有些職業會使得人們沒有辦法照自己的意思來修行佛法,例如世代養豬、養牛、打魚、賭博等行業,一時間無法改行,對於修行佛法而言,都會構成職業上的障礙。 (二)報障:是指身體與環境,我們的身體是不可能盡如我們的願望,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例如你很想去聽經聞法修法,結果身體或環境會促使你無法如願修行佛法,這就是報障。 (三)煩惱障:就是指的「心不由己」,時時在心裡產生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煩惱,例如貪、瞋、嫉妒、驕慢、懷疑、恐懼、駭怕等等。 至於如何消除,我們可以一起來聆聽 師父在大法鼓的開示喔。網址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mcwHlowh44

Q101: 「永傳無盡燈,紹佛大悲行;宗奉嚴師教,風宣法鼓聲。」的含意

 A(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說:「一個人關懷千百人,人人關懷千百人,我們的心燈無盡,我們的社會也就普遍地溫暖和淨化了,這是我對提倡人間淨土有非常堅定信心的原因,為什麼?因為《維摩經》講,人人都可以成為無盡的燈。我們這個世界,只要有人弘揚佛法,只要有人提倡淨化社會,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淨化。」     傳燈即是傳法,方丈和尚在2019年傳燈法會上開示勉勵大眾,每個人都有一盞心燈,要讓這盞智慧光明的心燈,燈燈相傳,讓其照遍全世界、全宇宙,他也提醒大眾不要忘了自己的初發心,同心同願實踐聖嚴師父「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大願,永傳無盡的菩提心燈。 摘錄自《維摩經六講》、法鼓雜誌網路版351期(2019.03.01 出刊)

Q100: 係一貫宣稱其所屬仙佛降壇下訓文表示,印光大師只因為未得道,理天難返,雖行善,只落得氣天大仙。 印光大師一生本來是心存慈善,看破了塵世界,入了巖山,居住在巖山上苦修練,乃是心堅定不願戀凡,不料大限至,六道未脫,辰龍年歸空去,只達氣天。 以(上)是末學一貫道的親友告知,是否有誹謗三寶之嫌

 Ans:(果舟法師): 法鼓山是弘揚正法的道場                                               建立佛法的 正知 正見 的觀念非常重要 , 建議請多接觸 弘揚正法的網站,                                                                     印光大師  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 .https://www.hwadzan.com/k12/1872.html ----- 學佛群疑 聖嚴法師著 日蓮正宗與一貫道也是佛教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日本興起了富士山大石寺派的日蓮正宗,亦名創價學會,其所建立的政黨則名為公明黨。該宗以日蓮(西紀一二二二──一二八二)為教祖,否定印度釋迦牟尼佛的地位,說什麼釋迦是化佛,日蓮是本佛;釋迦佛已涅槃,乃是過去的佛,日蓮才是本來佛,現在化世,而且永久化世。如今的日蓮正宗,則又以現尚健在的此派創始人池田大作為教主、為永恒的佛。其雖以高唱「南無妙法蓮華經」的經題為專修法門,對於共有二十八品的《法華經》卻只取其中的第二〈方便品〉及第十六〈如來壽量品〉,可謂斷章取義,而卻又排斥佛教的其他經論及所有的各宗各派。故有日本學者將日蓮的宗教狂熱及其排斥異己的行為,比作基督教的耶蘇;其信仰的方式,與其說是佛教,當毋寧說是神道教的亞流。其實乃是日本民族化了的神道教,當日蓮宗漸漸歸宗正統的佛教之後,便出現了日蓮正宗。如一定要說日蓮正宗與佛教有關,也可將之歸類為「附佛法的外道」,絕對不是淵源自印度的正統佛教。 自明朝開始,中國盛行儒、釋、道三教融合之說;到了民國之後,繼承白蓮教等秘密結社的餘緒,而於民間流行儒、釋、道、耶、回的五教合一之說,他們截取各家教義,兀自融合,自圓其說,名之為一貫道。雖說主唱五教一貫,實則是以佛教的彌勒信仰、濟公傳說,及《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維摩詰經》等,作為其掛羊頭賣狗肉的理論依據。說什麼釋迦牟尼佛已經退位,現今由無生老母派彌勒掌天盤;又說什麼禪宗自六祖慧能之後,道降火宅,只傳俗人,所以一貫道亟力詆毀佛教的出家僧尼。他們對於尚未入其道門的人,每每偽稱是佛教;將奉祀天燈為中心的天壇,也偽稱為佛堂;然在入門接受點傳師點了玄關之後,即被告知他們信的是天道,其信徒之間則以道親互稱。 他們的思想觀念和入教的儀式,均與佛教不

Q99: 什麼是佛的十八不共法?

 Ans: (果舟法師): 佛的十八種功德法,惟佛獨有,不與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即:(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就是意無失)。三業無失,永遠不會有一念的錯誤,永遠不會有錯誤的。(四)無異想。心裡頭不會想到一邊去。(五)無不定心。沒有不定的心所,沒有不定的時候,一切行住坐臥不離甚深的勝定,常在常定中。(六)無不知己捨心。了知一切法,無不捨處,不執著一切法,就是解脫自在。(七)欲無減。度生之心永遠不減,沒有說有滿足了,說:度得差不多了。沒有。永遠不減度生之心。度生之願愈來愈重、愈來愈發,永遠不減。(八)精進無減。精進心不減,到成佛之後還是精進不退。(九)念無減。念念思念眾生,念念思念諸佛,念念度一切眾生,一切智沒有退轉了,再不會退墮了。(十)慧無減。智慧滿足不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智慧的事業。以下是知三世。(十六)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十七)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十八)智慧知見現在世無閡無障,現在世所有的一切皆知,沒有佛所不知的。這叫十八不共法。

Q98: 菩薩留惑潤生是什麼意思?

 Ans:(常恩法師): 菩薩「留惑潤生」: 是菩薩以慈悲心,現煩惱相,讓眾生信賴他、親近他,以方便度化,是菩薩度眾生,四種攝化方法之一,叫作「同事攝」。 ………… 宴坐是單獨一個人打坐、靜坐之意……在靜處打坐,是為避免塵囂,維摩詰則說只要心不住身內,也不住身外,捨離一切攀緣境界,便是禪坐。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常人宴坐的目的,是為獲得智慧而斷煩惱,了生死而入涅槃。維摩詰則說,入涅槃者未必要斷煩惱,能入涅槃者,即是宴坐禪修。 大乘的菩薩由於慈悲心重,雖從生死獲得解脫,仍要留惑潤生;菩薩以慈悲心,現煩惱相,讓眾生信賴他、親近他,以方便度化,這也是菩薩度眾生,四種攝化方法之一,叫作「同事攝」。 菩薩雖現煩惱相,但內心是不執生死也不執涅槃的。涅槃是寂靜、寂滅之意,寂是不動,滅是不存在。心裡的煩惱已不動、不存在,故也不必蓄意要斷煩惱,就是涅槃了。 雖現煩惱相,又不蓄意要斷煩惱,又沒有煩惱心,在凡夫的階段雖是做不到的,但亦不妨學習學習。當我們有煩惱時,就要想到這煩惱是可以寂滅的。 所以在煩惱起來時,不要對自己太失望而沒有信心。當告訴自己,現在雖有煩惱,只要心不受環境影響動搖,煩惱自然消失。若能如此練習,則我們在任何場合,都可說是在練習打坐、入定,這也是在做捨心和捨身的布施行。」 #以上:《維摩經六講》

Q97: 修忍辱是要用什麼心態來處理逆境? 是不是要學習忍氣吞聲,逆來順受?

 Ans: (演啟法師): 在佛經裡,「忍辱」的意涵是很豐富的;挫折、打擊固然要忍,成功與歡樂也要忍;逆來受,順來也要受。但是,所謂「受」,並不是被動的接受認可,而是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把境遇轉化超越,讓自己從中得到學習成長的機會。如果藉著面對打擊來鍛鍊自己的心性品格,甚至把打擊你的人看成來度化你的菩薩,謝謝他給你試煉自己、提昇自己的機會,心裡沒有怨恨,自然不會感到痛苦。 在逆境中忍辱負重、蹣跚前行,這個道理大家能接受;在事事順利、飛黃騰達的時候也要修「忍辱」行,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其實,人生的各種境遇,都是我們學習的功課;有人能處逆境,卻未必能處順境。「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許多人在失意的時候還能刻苦自勵,一旦春風得意,就放蕩起來了,得意忘形,言行舉止失了分寸,災難禍害很快就隨之而至。所以要居安思危,成功要忍,歡樂也要忍。 所以,能時時刻刻保持平靜的心態,不要得意忘形,這是忍的智慧。很多人誤以為忍就是逆來順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會說:「好吧!我就好好忍著吧!」其實,忍並不是忍氣吞聲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衝動,不要馬上做出反應。因為只有先瞭解發生了什麼事後,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恰到好處的反應,這樣才能圓滿地解決問題,這才是忍辱。 參考:《放下的幸福》、《人行道》

Q96: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這句話的含意為何?感恩!

 Ans: (演啟法師) 很多在家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名利權位勢,即使不一定受人尊敬,但卻要受人矚目,才算成功。可是很少人在成功之後,不被牽累,直到晚年,仍在名利場中打滾而不能脫身。這好比披著華麗羽毛的孔雀,是眾目的焦點,受人讚美欣賞;但孔雀尾巴太長,身體太重,飛不高也飛不遠。鴻雁是一種候鳥,長得並不漂亮,但在夏季來時向北國去避暑,冬天到了往南國去避寒,翱翔於滄溟,一飛就數千里,如此海闊天空的大胸襟,絕不是孔雀所能比擬的。 在家人因為有家有室、兒孫成群,加上田產房產,要想說走就走可就不容易了。富貴者更求富貴,有權者希望權加一級,有勢者力求鞏固並擴張。自古以來,許多尊貴權勢人物,往往至死不願讓出權位,要待子女逼下台,要等後起者趕下台。提得起放不下,是非常痛苦的事。 出家人的功德在於隨遇而安、隨緣奉獻。沒有一定要做的事,沒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沒有一定要在世間揚名立萬或完成大事業。如果事實需要,也沒有一定不願見的人和不想做的事。 聖嚴師父曾說,「如果因緣許可我就做,而且不逃避、不後人;因緣不許可的話,我是不會強求的。野心是想要追求、想要征服、一定要達成什麼;我沒有野心,佛法要我做的、眾生要我做的,在不違背智慧和慈悲的原則下,只要我能做,一定盡力而為。」出家人沒有私人的事業和財物,一鉢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在任何地方落腳乃至一晚,就把那個地方當作自己的家來照顧;遇到任何一個人乃至一面之緣,也把他當作自己的家人那樣來看待。情深禮隆而不存佔有之心,所以能隨緣結緣而又能隨時放下。 此偈雖然是以在家和出家的兩種身分做對比,其實,有大智慧的人,不論在家出家,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所謂置名利權勢於度外,乃至也置生死於度外喔。 參考:《智慧一〇〇》

Q95: 別解脫戒、定共戒、道共戒,指的是甚麼?

 Ans: (演啟法師): 戒有三等:1.一般凡夫遵守的「別解脫戒」,如五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及菩薩戒。2.已經修成禪定者,在定中自然守持的「定共戒」。3.已經證得了聖果者,自然永不作惡,名為「道共戒」。 第一種戒,所謂「別解脫」是別別解脫的意思,又叫作處處解脫,即每持守一條戒,就已經種下一分解脫的因,就已經能從當下的煩惱獲得解脫;不持戒則為煩惱所縛,如果能夠時時留心、處處持戒,那就時時解脫、處處解脫。 第二種戒,稱為「定共戒」。一個入深定的人,他的身心是不動的,由於制心一處,因此,他便不會有破戒的可能。 第三種戒是「道共戒」,這是指那些已經達到聖潔境界的人,在這個境界裡,他們的內心時時刻刻與正道相應,他們的思想、觀念,自然不可能偏離正道。這即是說明,他們是不可能破戒的。他們不需要依靠任何行為的準則,或道德的規範,因為凡是他們的行為,自然而然地屬於戒律的範疇。 最後是 聖嚴師父的勉勵,要想淨化人的身口意三類行為,所謂三業清淨、得解脫禪定、開無漏智慧,必須受戒持戒。要想淨化人間,展現清淨、和敬、和樂、自在、健康的社會環境,也必須鼓勵僧俗大眾,依各人發心不同的身分,受戒持戒。 ★參考:《拈花微笑》、《禪的生活》、《學術論考》

Q94: 懺悔的方法有哪些?

 Ans: (演啟法師): 懺悔有三種方式:1.向己懺悔(責心懺),2.對佛菩薩像前懺悔,3.對知語的人懺悔。從戒律上來講,最輕的過失用責心懺悔,重的則要對人懺悔。 佛法的修行中,有種懺悔的方法,稱作拜懺。拜懺時,如果只是像雞吃米一樣叩頭、嘴巴裡咿咿唔唔,而心裡卻不相應,那樣的拜法,不能說完全沒用,實際上功效不大,懺悔時,心中要坦誠,不隱藏自己應面對的醜惡。常見的拜懺有懺悔偈、大悲懺、地藏懺、淨土懺、梁皇寶懺等等。 拜懺之所以有效,並不是說我們懺悔了,自己的果報、罪業,就可以推給佛菩薩而一筆勾銷。佛菩薩是無法代人受報的,只能幫我們做擔保,保證我們積欠的債務將來會慢慢償還,讓我們先暫時渡過難關,眼前不那麼痛苦。 聖嚴法師勉勵我們,修行的過程難免會出現障礙,若能時時處處都懷有一顆懺悔的心,障礙自然漸減,相反地,若不知慚愧與懺悔,則障礙重重。懺悔的意思是承認自己有病,知道自己通身是病障,必定要尋醫、求治、吃藥,如此則所有諸種病障,自然漸漸消除;若不知道慚愧與懺悔,則是「諱疾忌醫」,病必加重,進而演變成不可救藥的絕症了。所以,懺悔業障,是佛教徒們天天要修的恆課。 ★參考:《禪的體驗‧禪的開示》、《人行道》、《禪的世界》、《念佛生淨土》

Q93: 1.居士在家設佛堂,要具備哪些?有甚麼要注意的? 2.如果有供水,水杯最好在什麼時間收?

 Ans:(演啟法師): 在家設置佛堂,由位置、陳設、供品這三部分來做簡單的說明。 1.位置:只要不把佛像面對廁所、爐灶,或直接面對睡覺的床就好。可以選一間比較安靜的房間。 2.陳設:保持整齊、清潔,不要雜亂。佛像背後最好不是窗戶,以免背景很凌亂;佛桌盡量靠牆。佛像可選擇與自己相應的法門或佛菩薩。 3.供品:供品可以有香、花、燈、果、淨水和食物等。供的物品只要乾淨、清潔、新鮮就好,不是要拿什麼名貴、稀有的東西。供水可在早課結束後即可收。這些供品不是拿來給人家看的,而是表示你的心意、誠意。 總而言之,就是把握虔誠、恭敬的原則。 ★ 詳細介紹可參考《學佛群疑》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壇。

Q92: 何謂[ 流轉門 ]、 何謂[ 還滅門 ]?

 Ans: (演啟法師): 十二因緣是在說明人生命之生死循環的原理,共有十二個階段。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癡,而引導我們造作種種的善惡行為;由行為的餘勢(業力)而積聚成為生命之流的主體,叫作識;由識而感受生命的身心現象,叫作名色;名色住胎而漸生起眼、耳、鼻、舌、身、意的身心狀態,叫作六入;由六入的出胎而接觸到外在的事物;由與外在事物的接觸而有苦樂憂喜捨的感受;由感受的分別作用而有瞋愛之心生起,瞋愛之心表現於外,便是取捨求拒的種種善惡行為;由於這種種善惡行為,便又有了必將接受未來果報的業因;既有了今生的業因,當受來生的生命;既有了來生的生,又必有來生的老與死。這是生命之流三世迴環的因果定律:造業因的集,受果報的苦,再由苦而集,由集而苦,生生不已,也死死不已! 佛陀在《阿含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稱為「純大苦聚集」,便是指的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是由苦集而有苦果,在受苦報的同時,又造苦因的苦集,並且循環不已。這叫「流轉門」。 佛陀在《阿含經》中又常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生滅則老死滅」,稱為「純大苦聚滅」。便是十二因緣的生死還滅,是由修習道聖諦,而斷苦集諦,證苦滅諦。因修道聖諦而得無漏的涅槃智,而滅無明;無明滅、則行亦滅,行滅則識亦滅,乃至生滅老死亦滅,此時便從苦諦與苦集諦得解脫。這叫「環滅門」。 參考:《八正道》、《學佛知津》

Q91: 如何許願才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Ans:(演啟法師): 一般人常以為,佛法要我們什麼都不求,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佛法雖然教我們不要「貪求」,但卻教我們要「求願」,如此一來,個人不會失去奮鬥的目標,社會也才有繼續進步的動力。 「求願」就是許願、發願,願自己朝著某個方向走,或是完成某件事。求願是活到老、學到老,一輩子持續不斷地學習,並且要求自己種福、培福、多付出,也讓自己更進步。 而「貪求」則是無止盡的欲求,無論看見別人擁有什麼,自己都想擁有。有些人利欲熏心,為了貪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走旁門左道,結果往往因而倒大楣。此外,有些人雖不向人求,卻轉而向鬼神、佛菩薩求。例如到廟裡許願,等自己真的發財了,再回到廟裡還願,為神明「安金身」。不過,這種短暫利益的交換,只是一種賄賂神明的手段罷了,而神明或佛菩薩真的應許了你的願望,也只是暫時預支自己的福報,以後還是要償還的。 站在佛法的立場,一般人求學、求職、求富貴都是應該的,但我們的追求應該要合理,而且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作為代價。其次,要明白權利、義務和責任的關係是並行的,我們如果要求福,就要先培福;要享受權利,就要先盡義務,這就是因果。只有合乎因果道理的追求,才是最好、最可靠的,否則就是貪求,即使勉強得到了,禍患也會跟著來。 所以,我們要用「求願」的方法,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奉獻,切勿用「貪求」、迷信的方法,否則會得不償失。 摘自:《真正的快樂》之合乎因果的追求 詳細內容可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DDMCHAN/posts/3780568458666322

Q90: 持戒與禪修的關係為何?

 Ans:(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在《禪的生活》提到,有人問我:「學打坐要多久才能開悟?」我說:「我不開店,不能出保證書,也沒有開悟這東西可以出售;我僅教人方法,為人指出開悟的方向。」至於誰能開悟?一定是那些從根本上下工夫的人。 從平常生活一直到最高境界,都能用上本與末的原則來處理。諸位有沒有聽過,要使天下太平,最好是皇帝沒有事而大臣們很忙,這是「君逸臣勞」,大臣們宜各盡其職,為君者宜垂拱而治天下。…但在修行的態度上可以用到這個原則。心為君,身體和環境為臣民,安定調心,努力調身,便能調伏身心所處的環境了。在佛法來講,根本是原則,枝葉是細節;根本牢固,枝葉必定繁茂。戒律是細節,定慧是根本;定慧若成,戒行必淨。佛教的戒律是很嚴謹的,目的是對初入佛門,不善調心的人,先從外表的生活上立一軌範,作為修行定慧的準備。禪定的方法是開發智慧的工具,修行禪定的先決條件是持戒;好像從遠處看到的樹木,是它的枝葉,到了樹下或樹旁之時,才見根幹。當你在掌握到根幹之後,便可專注於心的鍛鍊,也就是只求心正心直及心的明淨安定,不拘外表的枝末小節;然其收放自如的灑脫心境,絕不是放浪形骸。

Q89: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般若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是什麼意思?

 Ans: (果舟法師): 佛教中有所謂「嚴土熟生」之說,出自《般若經》:「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般若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那是指修行已有大成就的菩薩們,由於廣大的慈悲心,不忍眾生受苦,因此發願以實際行動來莊嚴淨土、成熟眾生。 但是發願「嚴土熟生」,並不是修行高深的大菩薩的專利,一般人熟知的阿彌陀佛,在他還沒成佛之前,還只是一個凡夫眾生時,發了四十八個大願,願願都是在莊嚴淨土、成熟眾生,而且《無量壽經》中敘述他:「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也就是說,發了這些願以後,他非常認真地去實踐、執行,最後不但圓滿了所有的願,他自已也因此修行成佛了。

Q88: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的涵義為何?

 Ans: (果舟法師): 【聖嚴法師說禪】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821聖嚴法師說禪 問:「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是不是說,你有什麼念頭,就有什麼現象與之相應;如果什麼念頭也沒有,現象也就無從生起呢? 答:這兩句話是《大乘起信論》中的名句,也可說是佛教的唯心論,其義理相當深奧,現在僅就它的現象面加以說明。這兩句話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念頭和身體能夠改變環境,它不但包含心理學且超越心理學的層次。 以前者而言,人在苦悶、失意、悲觀、倒楣時,不論看到什麼、遇到什麼,都覺得不舒服、不對勁。當一個人被愛、愛人都很稱心如意,事業工作都順利,他會覺得世界很有希望,充滿活力。既然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同一個世界,會有不同的心理和身體的感受,「心生種種法生」就心理學的層次而言是講得通也可體會得到的。 另一個層次則比較高深。我們所看到、接觸到的人事物現象是怎麼來的呢?都是由於心的活動再加上身體的行為。心下了判斷,做了決定,然後由身體來執行這個決定,產生運作,因此使得環境改變。有人想買房子,於是他賺錢、存錢、再借一點錢,結果買得起房子了。 從佛教的立場看,我所主張的「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必須從自己內心做起,所以我提倡心靈環保。自己內心希望改變自己的品質,繼而從禮貌上、行為上,自我提昇,然後用語言、行為影響他人,使環境改變。因此,「心生種種法生」是凡夫體會到也做得到的。 「心滅種種法滅」也一樣。我們看到仇人時,分外痛苦,但是,如果將心念轉變一下──寬恕他、原諒他、同情他,以慈悲心對待他。當慈悲心一生起,怨恨就消失了;當你沒有怨恨的心時,他不再是仇人,「仇人」這個想法、「仇人」這個現象,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對任何一件事,只要念頭轉變或消失,外界也就沒有固定的、永恆的、不變的現象。現象是隨著我們念頭的轉變而變,這叫「心滅種種法滅」。 如果講到生死心,只要凡夫心生起,凡夫世界就出現;只要聖人心出現,凡夫世界就消滅。所以佛成佛時,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世界就不存在了。

Q87: 「法住法位」是什麼意思?

 Ans:(演啟法師): 引用 聖嚴法師在《學佛群疑》提到「如何選擇明師」來說明「四依法」,學習任何法門都應該選擇有專精獨到功力的明師。 從佛法的立場說,邪與正、暗與明的標準,都在於自我中心的考察。找明師,《大智度論》卷九揭示了四個要點,稱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師不以自我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個人為權威,是以共同的原則、規律為依準。律教的法就是因緣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師所說的道理與開示,違背了因果和因緣的法則,就不是明師。 第二,依義不依語︰凡是真正的法則,一定是放諸四海皆準,古往今來皆同的,不會因民族、地區、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別。正法應注重義理的相通,而不當拘泥於語言上的相異。 第三,依智不依識︰智是聖人的智慧,乃從無我的大智、同體的大悲中產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論為己為人,乃至於為一切眾生,或者為求成就無上的佛道,不論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個別的我與全體的我,都不能產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屬於知識及認識的範圍。知識是從自我的學習經驗中產生分別、記憶、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則只有客觀的現象,沒有主觀的中心;只有運作的功能,沒有主體的中心,如果與此相違,就不是明師。 第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無法可說、無法可執、無法可學、無法可修,也無法可證。正如《六祖壇經》所說的無念、無相、無住。 根據以上四點標準,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別,誰是明師?誰不是明師?至於詳細說明可參考《學佛群疑》喔。

Q86: 何謂四依法?

 Ans:(演啟法師): 引用 聖嚴法師在《學佛群疑》提到「如何選擇明師」來說明「四依法」,學習任何法門都應該選擇有專精獨到功力的明師。 從佛法的立場說,邪與正、暗與明的標準,都在於自我中心的考察。找明師,《大智度論》卷九揭示了四個要點,稱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師不以自我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個人為權威,是以共同的原則、規律為依準。律教的法就是因緣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師所說的道理與開示,違背了因果和因緣的法則,就不是明師。 第二,依義不依語︰凡是真正的法則,一定是放諸四海皆準,古往今來皆同的,不會因民族、地區、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別。正法應注重義理的相通,而不當拘泥於語言上的相異。 第三,依智不依識︰智是聖人的智慧,乃從無我的大智、同體的大悲中產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論為己為人,乃至於為一切眾生,或者為求成就無上的佛道,不論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個別的我與全體的我,都不能產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屬於知識及認識的範圍。知識是從自我的學習經驗中產生分別、記憶、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則只有客觀的現象,沒有主觀的中心;只有運作的功能,沒有主體的中心,如果與此相違,就不是明師。 第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無法可說、無法可執、無法可學、無法可修,也無法可證。正如《六祖壇經》所說的無念、無相、無住。 根據以上四點標準,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別,誰是明師?誰不是明師?至於詳細說明可參考《學佛群疑》喔。

Q85: ”離四句,絕百非”是甚麼意思?

 Ans:(常恩法師) 「離四句,絕百非」:意即實證,第一義諦,一實相印。 ……… 禪宗所謂「離四句,絕百非」,這是離文字相、言說相;非理論、非思辨,卻不是否定一切。禪,是「唯證乃知」的絕對境界。 以上,摘自:《禪的生活》P.80 ……… 話頭的方法非常單純,只有一句話頭,不需要思考其他的問題,禪宗稱之為「單提向上」。 所謂「單提」,是只要提起一句話頭,不必思前想後,也不需要分析研究這句話頭;「向上」則是向上一著。向上一著是明心見性、是無上菩提心、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已經見到無上菩提心的本性是什麼,也就是見到了佛性是什麼,叫做「向上一著」;若是執著煩惱、自我、分別心,就叫做「向下一著」。 向上一著是進入第一義諦,向下一著則是進入第二、第三,甚至進入第四義諦了。 第一義諦是一實相印,是脫離言語、文字、思想,是「不可思,不可議」、「離四句而絕百非」的境界。 所謂「四句」指的是:「正,反,反反,反反反」。以現代的邏輯而言,「正,反,反反,反反反」是相同的一件事,也就是說,無論從正面、從反面解釋是錯的,從正反兩面一起解釋也是錯的,所以是不可思、不可議,而不可思議就是向上一著。 向上一著:「既非有相,亦非無相,而是「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一般人經常處於第二義諦,或是第三、第四義諦之中。 以上,摘自《聖嚴法師教話頭禪》P.071

Q84: 如何內觀?如何觀煩惱?如何觀佛的相好?末學智慧不足,始終用不好方法….

 Ans:(常恩法師) 建議修學禪觀:修習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是以五種觀法,來停止妄念︰第一,不淨觀。第二,慈悲觀。第三,因緣觀。第四,界分別觀。第五,數息觀。 以上,摘自:《神通與人通》p185-186 ……… 五停心觀,應該只有五種禪觀法門,但在諸經論中,對於「界分別觀」則或有或沒有,沒有者乃以念佛觀取代之。例如《坐禪三昧經》卷上的「第五治等分法門」,即是舉的念佛觀,教人一心修念佛三昧。 《五門禪經要用法》所云五門,即是安般(數息)、不淨、慈心、觀緣、念佛。其次第與本文所取者相同。因此有人說五停心觀可以稱為六門觀。故在中國淨影的《大乘義章》列出觀佛觀,天臺的《四教儀》列出念佛觀。 依據《坐禪三昧經》卷上所言,念佛觀是為「等分行及重罪人」而設的觀行法門。 初修行者,當教其至有佛像處,專心一意,觀看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憶持,還至靜所,則以心眼,觀佛像相好,繫念在像,不令他念生起,若起他念,立即攝念,還住於佛像相好。 若心不住,其師當教行者,自責其心,既責心已,心不散亂,此時便得以心眼見到佛的像相光明,如眼所見。 進而要將佛像的三十二種大人相及八十種隨形好,一一憶持,用心眼一一觀想,能見一佛,接著便得見二佛,乃至得見十方無量世界諸佛色身,既得見佛,又得聞佛說法。既得念佛色身,又復念佛功德法身的無量大慧,無崖底智。 以上,摘自《禪鑰》P.041

Q83: 在家居士「早晚課」要固定時間,才如法嗎? 早晚課內容,需照「佛門課誦本」嗎? 若以自己想誦經本持誦,可以嗎?

 Ans:(演啟法師) 平時可以有固定的練習功課,只要持之以恆保持修行的生活,時時在生活中觀照自己的心,佛法就可以對我們產生作用,因此,鼓勵在家居士做「恆課」。恆課,又稱定課、日課,是指每天在同樣的時段,做同樣的功課。例如早晚課就是恆課的一種。如果時間上真的有困難,沒有辦法早晚做功課,或是跟著佛門課頌本誦念,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時間和所選的內容進行即可。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每天有一段時間將自己交給自己的宗教信仰,讓自己不忘失慈悲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