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87: 「法住法位」是什麼意思?

 Ans:(演啟法師):

引用 聖嚴法師在《學佛群疑》提到「如何選擇明師」來說明「四依法」,學習任何法門都應該選擇有專精獨到功力的明師。

從佛法的立場說,邪與正、暗與明的標準,都在於自我中心的考察。找明師,《大智度論》卷九揭示了四個要點,稱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師不以自我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個人為權威,是以共同的原則、規律為依準。律教的法就是因緣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師所說的道理與開示,違背了因果和因緣的法則,就不是明師。

第二,依義不依語︰凡是真正的法則,一定是放諸四海皆準,古往今來皆同的,不會因民族、地區、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別。正法應注重義理的相通,而不當拘泥於語言上的相異。

第三,依智不依識︰智是聖人的智慧,乃從無我的大智、同體的大悲中產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論為己為人,乃至於為一切眾生,或者為求成就無上的佛道,不論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個別的我與全體的我,都不能產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屬於知識及認識的範圍。知識是從自我的學習經驗中產生分別、記憶、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則只有客觀的現象,沒有主觀的中心;只有運作的功能,沒有主體的中心,如果與此相違,就不是明師。

第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無法可說、無法可執、無法可學、無法可修,也無法可證。正如《六祖壇經》所說的無念、無相、無住。

根據以上四點標準,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別,誰是明師?誰不是明師?至於詳細說明可參考《學佛群疑》喔。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Q92: 何謂[ 流轉門 ]、 何謂[ 還滅門 ]?

Q85: ”離四句,絕百非”是甚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