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6, 2020的文章

Q14: 一般來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佛法的正見,但佛卻在另一經中說(自作自受墮常見,他作他受墮斷見)這該如何解?

Ans: (果舟法師) 《雜含》(卷一二‧三○○經)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等。 常見與斷見, 都在有”我“的概念中而論因果,世尊是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缘于無明而會有行,乃至苦聚集…. 釋尊的正覺,即根本否定此我,所以非自作,非他作,即依中道的緣起,說明此生死的流轉。  請參考 印順導師 佛法概論

Q13: 懺悔法門,古德教導一心三觀,請問如何運用。

 Ans: (果舟法師) 懺悔法門,古德教導一心三觀,請問如何運用。 智者大師認為,一念心便具足諸法,心若一念無明妄執,便生起煩惱;心若清淨自在,便能與三昧相應。如果我們懂得對「心」起觀行,了知一切妄想顛倒所作罪福皆從心起、皆由因緣所生,便能破除一切的生死顛倒、煩惱惡業,得到真正的清淨。因此智者大師提出事懺之外,更要修「一心三觀」之理觀(理懺) ,也就是在一心之中圓修空、假、中三觀。  例如:禮佛時,知道身心是因緣和合而沒有一個永恆禮佛的實體,這是「空」觀;身心雖然如幻不實,但借「假」修真,呈現一一禮拜之相皆周遍於法界。若能明白性空之體不離緣起之相,則「一一佛前悉有此身,頭面頂禮」,彰顯「中道」真諦,如此便是具足一心三觀的實相禮佛。  在《梁皇寶懺》中,不論是香、花、燈等十供養、誦念懺文、拜佛等一切行法,也可如此運心觀想,讓懺悔法門不再停留於事相上的儀式,而能真正起到「即空即假即中」的實相正觀,生重慚愧、起大懺悔,不再造作生死之業,真正離苦得樂,圓證菩提。除了在壇場修持需一心精進之外,智者大師也提醒我們,應時時心起觀照,要在一切時中,無論行、住、坐、臥,大小便利、掃灑洗浣、出堂入堂,乃至飲食起居等一切威儀,都能安住於正道,一心精進,才是真正的修行。本文摘自人生360期:大家來拜《梁皇寶懺》

Q12: 什麼叫「解脫味」?

 Ans: (演啟法師)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佛所說的法,就是佛法,當時經常有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羅漢,是由佛的十大弟子分別帶領,並依據弟子們的根器、性格不同,佛就將其分類。例如喜歡神通的跟著目犍連,修精進頭陀行的跟著摩訶迦葉,記憶好的就跟著阿難陀。     佛法實際上只有一味,就是解脫味,修任何法門都能得解脫,其目的是從苦、從煩惱得解脫,就是涅槃寂靜。苦與煩惱,圍繞著我執而產生,只有慈悲與智慧,才能從我執而得解脫。聖嚴師父曾以「百川歸海」來比喻,河流不論是往西或往東流,最終都會流到大海。譬如《華嚴經》有二十一個念佛三昧門,門門都是通向解脫。所以,佛法浩瀚,不論修習任何一個法門,不是增加對立、我執,而是要朝解脫邁進。 參考《聖嚴法師教默照禪》、《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Q11: 人死後!到底要選擇去西方極樂世界比較好,還是再來人間行菩薩道。 有甚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早做選擇呢?

 Ans:(常恩法師): 學佛是為「成佛」!求生淨土是為了可以「成佛」,再來人間廣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方法:早晚課課誦本的內容便應具足!發菩提心暨四宏誓願,念念不離佛號! 可參考師父的《慈雲懺主淨土文講記》 摘錄:《慈雲懺主淨土文》供菩薩大眾參考 宋.慈雲懺主作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 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 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 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 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 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Q10: 聖嚴師父有一句法語「少些人我是非的執著,多點成人之美的言行!」。 但觀察現代社會,就是因為:有很多人發表人我是非之言。而促進整個社會的民主進步,如果學佛人都不表達自我意見(難免有人我是非)而只是成人之美,是否太消極?

 Ans:(常恩法師): 修學佛法,應該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來感化自己、修正自己之後!方能以佛法感化他人。佛法才是最有智慧的積極! 摘錄《法鼓山的方向》: 很多人都認為要用道理、方法才能感化他人,所以有所謂「感化院」、「感化教育」等,希望感化那些頑劣不化的人。 如果從事感化教育的人,自己沒有智慧與慈悲,不能以身作則,想要感化他人談何容易! 古人說:「人之患,好為人師。」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可是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充分的慈悲,又如何教導他人呢? 因此我經常自我勉勵,不要急於想要感化他人,應該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來感化自己、修正自己;之後,方能以身作則,為人表率。 經典中告訴我們,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薩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為無學;而小乘的菩薩也要到證了阿羅漢果後,才是無學。 無學,就是不再需要學習了,不再需要學習懺悔、慚愧。或許會有人說:「菩薩怎麼還會有過失?菩薩還需要慚愧嗎?」事實上,菩薩要常慚愧、懺悔,才會越來越精進、越來越清淨、越來越能夠感動人。」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8輯)

Q9: 什麼是幽冥皈依?

 Ans: (果舟法師) 為已往生者,或孤魂 等皈依三寶 使他們得到佛法的利益, 如在寺院 的每日晚課 就有為幽冥眾生皈依. 還有如其他的 法會如三時繫念等.... 菩薩戒後段也有傳授 幽冥戒

Q8: 什麼是「如來藏」?

 Ans: (果舟法師) 菩薩 :您提問的有關如來藏 ,建議您可閱讀 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聖嚴法師著自家寶藏,感恩!

Q7 菩薩煩惱說他人在法鼓山也在此皈依卻一直唸地藏經修地藏法門,這樣好嗎? 我想了很久想跟他說:這就好像我們在同一個大學(法船)但只是唸不同科系,不同科系也是要唸共同科目~國英數,那我們的共同科目就是修慈悲心,利人利己的菩薩心, 不管哪個科系修哪個法門最終還是要畢業,畢業去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去西方淨土 所以別起煩惱心修哪個法門。跟自己覺得有相印就好 請問法師我的想法是對的嗎?

 Ans: (果舟法師) 剛皈依,開始學佛之後! 剛好因緣接觸地藏法門,誦地藏經,這也很好,但建議法鼓山有很多的課程,如快樂學佛人,福田班,初級禪訓班,建立正知正見的佛法基礎! 很重要!

Q6: 成佛作主心外無 是何含意?

 Ans: (演啟法師) 學佛、成佛的目的是為了要從煩惱中解脫,不被煩惱束縛,可以做自己真正的主人。真正作得了主的是「身心皆作主」,身不亂,心也不亂,不受任何誘惑、刺激或逆境而亂。一個真正學佛修行的人,不論學的是大乘、小乘,或者中觀、唯識、如來藏,只要能夠善於體會心外無物,物外無心,也就能夠明瞭一切的問題全都是心中事。如果還有什麼特定的人事物想要克服、對立,那就很糟糕了,因為你所對付的並不是心外之人、心外之物,而是自己內心的煩惱。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有這層認識,馬上把觀念調整過來,則外在的一切,沒有一樣是不能包容,也沒有一樣是不能消融的。 參考《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Q5: 為什麼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的 從小到大似乎沒有人這樣告訴我們。

 Ans: (演啟法師) 佛法讓我們明白,不管今生、前生、過去無量生,做了任何事,這一生之中只要因緣成熟,就要接受果報;做了好事受福報,做了壞事受苦報,一直到成佛為止都在受報。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人世間,都是為了完成兩大任務:一是還債受報,償還過去多生之中恩怨情仇的債務,接受福報與苦報;二是還願發願,人們在過去無數世中曾經許過的心願,必須逐一完成,在受報還願的同時,也可繼續發願。 我們到人間是來受報的,所以碰到問題,就不必生氣、不必痛苦。如果受報的時候,自己心裡難過,就用佛法來化解自己的煩惱;如果對方有問題,就用智慧來幫助他處理。因此,在受報及還願的今生之中,必須少作惡業多發悲願,如此實踐,便是福智雙行,便是自利利人;既能提昇自我的人品,也能淨化人間的社會。 參考《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平安的人間》 果舟法師補充:  聖嚴師父是站在三世因果的角度而說的,一般世間法。大多沒有談到三世因果!

Q4: 什麼是「莊嚴國土」? 什麼是「成熟眾生」?

 Ans: (演啟法師) 佛法,不管是站在哪一部經、哪一部論,都有其共同的目標─解脫、度眾生,就像是《般若經》不斷強調的「成熟眾生,莊嚴國土」。        佛在初發無上菩提心時,或在因地修行菩薩道時,一邊見到佛國的清淨莊嚴,同時又體恤到眾生的憂患疾苦,故發願為成熟眾生,願於無量劫,積功累德,建立淨佛國土,幫助眾生離苦,如阿彌陀佛依自己發的四十八願,建立極樂世界,接引往生之眾生到其淨土去修學。諸佛發願所成就的「成熟眾生,莊嚴國土」,便是我們學習的目標,因為要建立清淨的國土,我們要淨化自己的身心,進而淨化他人身心、淨化環境;因為要接引眾生離苦,我們便要實踐佛法來讓自己也能離苦,在這能夠成長自己幫助他人的善的循環下,從現在開始,不論環境多麼的困苦,都要勇猛精進,難忍能忍,永不退心,永不後悔,這樣便能悲智雙運、福慧兼修,也就是實踐聖嚴師父提倡「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 參考《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無量壽經講記》

Q3:什麼是「無塵的反射鏡」?

 Ans: (果舟法師) 當有人來找我們傾訴,抱怨….等負面的情緒, 發洩到我們身上;他因為有這樣的發洩…或許可幫助他暫時舒解一些壓力.  在聽完這些訴苦 抱怨…之後, 我們清楚他的問題,他所到的垃圾… 但自己的(心)筒裡沒有堆積他倒的垃圾,也就是,不會因別人的問題,困擾你,起了煩惱。這就是“無底垃圾桶. ” “無塵的反射鏡”就是聽完這些訴苦 抱怨…之後,我們以智慧 慈悲的心,站在他的立場,用同理心,以柔軟慈悲的語言關懷他,祝 福他.

Q2:道心之中有施無畏”這句話的意思為何?

 Ans: (演啟法師) 在解釋「道心之中施無畏」這句話前,先分享對聖嚴師父深具影響的一件事,就是師父在日本留學時,曾擔心留學經費的來源問題,當時的指導老師坂本幸男先生便安慰說:「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叮嚀師父為求道發真心 ,但能耐得起清苦和寂寞,不用擔心衣食住行的生活問題,並從艱苦困難之中,培養求法精神。 所以,從師父的一生可以看到,菩薩在求道、求法的過程中,除了運用佛法讓自己免於畏懼外,也學習佛菩薩的慈悲、智慧,對怯弱的眾生給予鼓勵與協助,讓眾生面對一切狀況都能夠無畏、無怨、無憎害,並在生活中得到安隱喜樂無憂,這也就是「道心之中施無畏」。 ★ 參考《聖嚴法師年譜》、《留日見聞》

Q1:108自在語中--甘願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Ans:(果舟法師) 阿彌陀佛:依聖嚴師父的開示如下: 有智慧的人,明因果 識因緣  自性空明因果,則知業果報應, 識因緣,則諸法皆空相.因緣有自性空, 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觀無常法必竟空.故同處在一個環境,有人視之為難,以為是難忍的人間地獄,有人却把他當成成就菩提心的慧日道場,這也是因各人的善根,福德厚薄而有差異. 要懂得在生活中,多以對人生的體驗及對佛法的修行來通達、識透文字的內涵。根據實際經驗之不同,而有不同層次的啟發和體悟。 請參考《智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