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0: 聖嚴師父有一句法語「少些人我是非的執著,多點成人之美的言行!」。 但觀察現代社會,就是因為:有很多人發表人我是非之言。而促進整個社會的民主進步,如果學佛人都不表達自我意見(難免有人我是非)而只是成人之美,是否太消極?

 Ans:(常恩法師):

修學佛法,應該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來感化自己、修正自己之後!方能以佛法感化他人。佛法才是最有智慧的積極!

摘錄《法鼓山的方向》:

很多人都認為要用道理、方法才能感化他人,所以有所謂「感化院」、「感化教育」等,希望感化那些頑劣不化的人。

如果從事感化教育的人,自己沒有智慧與慈悲,不能以身作則,想要感化他人談何容易!

古人說:「人之患,好為人師。」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可是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充分的慈悲,又如何教導他人呢?

因此我經常自我勉勵,不要急於想要感化他人,應該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來感化自己、修正自己;之後,方能以身作則,為人表率。

經典中告訴我們,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薩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為無學;而小乘的菩薩也要到證了阿羅漢果後,才是無學。

無學,就是不再需要學習了,不再需要學習懺悔、慚愧。或許會有人說:「菩薩怎麼還會有過失?菩薩還需要慚愧嗎?」事實上,菩薩要常慚愧、懺悔,才會越來越精進、越來越清淨、越來越能夠感動人。」法鼓全集2005網路版 (第8輯)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Q92: 何謂[ 流轉門 ]、 何謂[ 還滅門 ]?

Q95: 別解脫戒、定共戒、道共戒,指的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