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17, 2021的文章

Q89: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般若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是什麼意思?

 Ans: (果舟法師): 佛教中有所謂「嚴土熟生」之說,出自《般若經》:「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般若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那是指修行已有大成就的菩薩們,由於廣大的慈悲心,不忍眾生受苦,因此發願以實際行動來莊嚴淨土、成熟眾生。 但是發願「嚴土熟生」,並不是修行高深的大菩薩的專利,一般人熟知的阿彌陀佛,在他還沒成佛之前,還只是一個凡夫眾生時,發了四十八個大願,願願都是在莊嚴淨土、成熟眾生,而且《無量壽經》中敘述他:「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也就是說,發了這些願以後,他非常認真地去實踐、執行,最後不但圓滿了所有的願,他自已也因此修行成佛了。

Q88: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的涵義為何?

 Ans: (果舟法師): 【聖嚴法師說禪】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821聖嚴法師說禪 問:「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是不是說,你有什麼念頭,就有什麼現象與之相應;如果什麼念頭也沒有,現象也就無從生起呢? 答:這兩句話是《大乘起信論》中的名句,也可說是佛教的唯心論,其義理相當深奧,現在僅就它的現象面加以說明。這兩句話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念頭和身體能夠改變環境,它不但包含心理學且超越心理學的層次。 以前者而言,人在苦悶、失意、悲觀、倒楣時,不論看到什麼、遇到什麼,都覺得不舒服、不對勁。當一個人被愛、愛人都很稱心如意,事業工作都順利,他會覺得世界很有希望,充滿活力。既然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同一個世界,會有不同的心理和身體的感受,「心生種種法生」就心理學的層次而言是講得通也可體會得到的。 另一個層次則比較高深。我們所看到、接觸到的人事物現象是怎麼來的呢?都是由於心的活動再加上身體的行為。心下了判斷,做了決定,然後由身體來執行這個決定,產生運作,因此使得環境改變。有人想買房子,於是他賺錢、存錢、再借一點錢,結果買得起房子了。 從佛教的立場看,我所主張的「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必須從自己內心做起,所以我提倡心靈環保。自己內心希望改變自己的品質,繼而從禮貌上、行為上,自我提昇,然後用語言、行為影響他人,使環境改變。因此,「心生種種法生」是凡夫體會到也做得到的。 「心滅種種法滅」也一樣。我們看到仇人時,分外痛苦,但是,如果將心念轉變一下──寬恕他、原諒他、同情他,以慈悲心對待他。當慈悲心一生起,怨恨就消失了;當你沒有怨恨的心時,他不再是仇人,「仇人」這個想法、「仇人」這個現象,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對任何一件事,只要念頭轉變或消失,外界也就沒有固定的、永恆的、不變的現象。現象是隨著我們念頭的轉變而變,這叫「心滅種種法滅」。 如果講到生死心,只要凡夫心生起,凡夫世界就出現;只要聖人心出現,凡夫世界就消滅。所以佛成佛時,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世界就不存在了。

Q87: 「法住法位」是什麼意思?

 Ans:(演啟法師): 引用 聖嚴法師在《學佛群疑》提到「如何選擇明師」來說明「四依法」,學習任何法門都應該選擇有專精獨到功力的明師。 從佛法的立場說,邪與正、暗與明的標準,都在於自我中心的考察。找明師,《大智度論》卷九揭示了四個要點,稱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師不以自我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個人為權威,是以共同的原則、規律為依準。律教的法就是因緣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師所說的道理與開示,違背了因果和因緣的法則,就不是明師。 第二,依義不依語︰凡是真正的法則,一定是放諸四海皆準,古往今來皆同的,不會因民族、地區、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別。正法應注重義理的相通,而不當拘泥於語言上的相異。 第三,依智不依識︰智是聖人的智慧,乃從無我的大智、同體的大悲中產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論為己為人,乃至於為一切眾生,或者為求成就無上的佛道,不論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個別的我與全體的我,都不能產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屬於知識及認識的範圍。知識是從自我的學習經驗中產生分別、記憶、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則只有客觀的現象,沒有主觀的中心;只有運作的功能,沒有主體的中心,如果與此相違,就不是明師。 第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無法可說、無法可執、無法可學、無法可修,也無法可證。正如《六祖壇經》所說的無念、無相、無住。 根據以上四點標準,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別,誰是明師?誰不是明師?至於詳細說明可參考《學佛群疑》喔。

Q86: 何謂四依法?

 Ans:(演啟法師): 引用 聖嚴法師在《學佛群疑》提到「如何選擇明師」來說明「四依法」,學習任何法門都應該選擇有專精獨到功力的明師。 從佛法的立場說,邪與正、暗與明的標準,都在於自我中心的考察。找明師,《大智度論》卷九揭示了四個要點,稱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師不以自我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個人為權威,是以共同的原則、規律為依準。律教的法就是因緣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師所說的道理與開示,違背了因果和因緣的法則,就不是明師。 第二,依義不依語︰凡是真正的法則,一定是放諸四海皆準,古往今來皆同的,不會因民族、地區、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別。正法應注重義理的相通,而不當拘泥於語言上的相異。 第三,依智不依識︰智是聖人的智慧,乃從無我的大智、同體的大悲中產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論為己為人,乃至於為一切眾生,或者為求成就無上的佛道,不論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個別的我與全體的我,都不能產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屬於知識及認識的範圍。知識是從自我的學習經驗中產生分別、記憶、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則只有客觀的現象,沒有主觀的中心;只有運作的功能,沒有主體的中心,如果與此相違,就不是明師。 第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無法可說、無法可執、無法可學、無法可修,也無法可證。正如《六祖壇經》所說的無念、無相、無住。 根據以上四點標準,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別,誰是明師?誰不是明師?至於詳細說明可參考《學佛群疑》喔。

Q85: ”離四句,絕百非”是甚麼意思?

 Ans:(常恩法師) 「離四句,絕百非」:意即實證,第一義諦,一實相印。 ……… 禪宗所謂「離四句,絕百非」,這是離文字相、言說相;非理論、非思辨,卻不是否定一切。禪,是「唯證乃知」的絕對境界。 以上,摘自:《禪的生活》P.80 ……… 話頭的方法非常單純,只有一句話頭,不需要思考其他的問題,禪宗稱之為「單提向上」。 所謂「單提」,是只要提起一句話頭,不必思前想後,也不需要分析研究這句話頭;「向上」則是向上一著。向上一著是明心見性、是無上菩提心、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已經見到無上菩提心的本性是什麼,也就是見到了佛性是什麼,叫做「向上一著」;若是執著煩惱、自我、分別心,就叫做「向下一著」。 向上一著是進入第一義諦,向下一著則是進入第二、第三,甚至進入第四義諦了。 第一義諦是一實相印,是脫離言語、文字、思想,是「不可思,不可議」、「離四句而絕百非」的境界。 所謂「四句」指的是:「正,反,反反,反反反」。以現代的邏輯而言,「正,反,反反,反反反」是相同的一件事,也就是說,無論從正面、從反面解釋是錯的,從正反兩面一起解釋也是錯的,所以是不可思、不可議,而不可思議就是向上一著。 向上一著:「既非有相,亦非無相,而是「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一般人經常處於第二義諦,或是第三、第四義諦之中。 以上,摘自《聖嚴法師教話頭禪》P.071

Q84: 如何內觀?如何觀煩惱?如何觀佛的相好?末學智慧不足,始終用不好方法….

 Ans:(常恩法師) 建議修學禪觀:修習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是以五種觀法,來停止妄念︰第一,不淨觀。第二,慈悲觀。第三,因緣觀。第四,界分別觀。第五,數息觀。 以上,摘自:《神通與人通》p185-186 ……… 五停心觀,應該只有五種禪觀法門,但在諸經論中,對於「界分別觀」則或有或沒有,沒有者乃以念佛觀取代之。例如《坐禪三昧經》卷上的「第五治等分法門」,即是舉的念佛觀,教人一心修念佛三昧。 《五門禪經要用法》所云五門,即是安般(數息)、不淨、慈心、觀緣、念佛。其次第與本文所取者相同。因此有人說五停心觀可以稱為六門觀。故在中國淨影的《大乘義章》列出觀佛觀,天臺的《四教儀》列出念佛觀。 依據《坐禪三昧經》卷上所言,念佛觀是為「等分行及重罪人」而設的觀行法門。 初修行者,當教其至有佛像處,專心一意,觀看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憶持,還至靜所,則以心眼,觀佛像相好,繫念在像,不令他念生起,若起他念,立即攝念,還住於佛像相好。 若心不住,其師當教行者,自責其心,既責心已,心不散亂,此時便得以心眼見到佛的像相光明,如眼所見。 進而要將佛像的三十二種大人相及八十種隨形好,一一憶持,用心眼一一觀想,能見一佛,接著便得見二佛,乃至得見十方無量世界諸佛色身,既得見佛,又得聞佛說法。既得念佛色身,又復念佛功德法身的無量大慧,無崖底智。 以上,摘自《禪鑰》P.041

Q83: 在家居士「早晚課」要固定時間,才如法嗎? 早晚課內容,需照「佛門課誦本」嗎? 若以自己想誦經本持誦,可以嗎?

 Ans:(演啟法師) 平時可以有固定的練習功課,只要持之以恆保持修行的生活,時時在生活中觀照自己的心,佛法就可以對我們產生作用,因此,鼓勵在家居士做「恆課」。恆課,又稱定課、日課,是指每天在同樣的時段,做同樣的功課。例如早晚課就是恆課的一種。如果時間上真的有困難,沒有辦法早晚做功課,或是跟著佛門課頌本誦念,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時間和所選的內容進行即可。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每天有一段時間將自己交給自己的宗教信仰,讓自己不忘失慈悲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