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11, 2020的文章

Q40: 練習成為一只“吸音板”和 ”入流亡所”有何關聯性?

 Ans: (常恩法師) 聖嚴師父: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 https://reurl.cc/0OK3gY 有很詳細的教導,可試著研讀。

Q39: 聖嚴師父與印順長老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Ans: (常恩法師) 印順長老主張的是「人間佛教」,而我主張的是「人間淨土」,兩者聽起來好像差不多,但是內涵並不相同。 印順長老認為釋迦牟尼佛說法是為了人,佛教的中心是人,教化的對象是人,而不是死人,也不是對鬼、對天說,所以是「人間佛教」,因此他不講鬼、神,只講佛,而佛是指釋迦牟尼佛。 他不太願意說有十方三世的佛、不念阿彌陀佛,更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因為他認為阿彌陀佛大概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在他的《淨土新論》中,可以看到他對於淨土的想法。 所以,如果有信徒過世了,印順長老的關懷不是念阿彌陀佛,而是默默向釋迦牟尼佛祈禱。 有一次,我講「十方」,他就問我:「聖嚴法師,你講講看十方是哪裡?」我說:「上下四維,也就是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總稱『十方』。」 他又問我:「你是站在什麼立場講有上、下?地球在轉,哪一個方向是上?哪一個方向是下?如果說十方有諸佛,那你的腳底下有佛嗎?你的頭頂上有佛嗎?」因此,他不相信有「十方」,只相信有「八方」,而「八方」則是根據地球來講的,所以他是一種很科學的態度。 我和他不一樣,我念阿彌陀佛,也承認有十方的佛,為什麼?大乘佛法、漢傳佛教就是這樣說的。印順長老是不是漢傳佛教的?不是,他所研究、傳播的,他的信仰、信心是中觀,他批判瑜伽、唯識,只肯定中觀思想,他的一生是這樣。因此,簡單來說,印順長老不是漢傳佛教的,而我是非常重視漢傳佛教。 雖然如此,我受印順長老的影響還是非常深刻,他把我從迷信的漢傳佛教拉出來,而我因此看到了有智慧、正信的漢傳佛教。所以我講的漢傳佛教、我講的禪宗和淨土,都與歷史上的漢傳佛教有所不同,這一點諸位學者如果用心研究的話,可以看得出來。」 以上摘自:《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Q38: 師父說:「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則。」 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又說超越死亡三原則,不要尋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但是為重病所苦(不快樂又不健康),來日無多(沒希望),痛不欲生的人,有的選擇自我了斷,不拖累家人⋯⋯ 佛教徒適不適合,支持安樂死合法化?

 Ans: (常恩法師) 以下二則師父的參考,惠寄菩薩了解與學習。 #佛法對「安樂死」的看法 https://reurl.cc/EzV96K #禪的智慧:安樂死與自殺 https://reurl.cc/WL020x

Q37: 大乘三系的法義核心為何?

 Ans: (常恩法師) 印度大乘佛法的三系:中觀、唯識、如來藏,都是圍繞著緣起有、自性空闡明佛法。          #摘自:〈聖嚴師父首度到俄羅斯主持禪修〉 #連結如附:https://www.ddm.org.tw/maze/105/1-2.htm

Q36: 佛教說的三世因果和 一般人常說的積陰德 有什麼關聯嗎?

 Ans:(果舟法師) 是的,有重要的關聯. 因  緣  果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的遭遇,命運,貧賤,富貴,長壽,短壽,成敗得失,  有人一生,苦苦惱腦,樣樣不順, 有人一生,事事順利,富貴,聰明, 家庭美滿 ,這是為甚麼 ? 我們必須了解一點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造者是.(三世因果) 佛教不是宿命論,也不是定命論, 而是不折不扣的努力論, (叁考瞭凡四訓)  佛教相信唯有重大的業力,不能轉變而稱為定業外 ,仍可以憑後天的努力,而改善的,站在學佛(修行)的立場來說:因果律 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個人在修行上 ,下了幾分功夫, 就會有幾分成果,理解上幾分,修行上,就能證悟幾分,沒有不經過修行, 就能改變果報的, 所以學佛人首先必須要對佛法有正確的見解,知因果, 識因緣, 通達緣起,空性見. 請參考 了凡四訓

Q35: 佛弟子應該具備什麼樣的人生觀? 是否要具備【感恩心、平等心、不存得失心】呢?

 Ans: (演啟法師)  做為一個佛教徒、三寶弟子的人生觀,就是在探究我們來到世界的原因。就佛教而言,它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是來受報的;第二、我們是來還願的——不是還債,還債的心裡是痛苦的。     受報是責任,還願是義務。義務是在我們本分的責任之外,奉獻自己、利益眾生,這是還願。受苦受難是受報,救苦救難則是還願。能夠在受苦受難中,還能夠救苦救難,那就是菩薩。     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聖嚴師父告訴我們要有三項認知:     首先,我們要認知人生的目的,在於不斷地學習和奉獻,用來感恩、報恩我們這個世界,而不是為了追求個人的名利、權勢。     其次,我們要認知人生的價值在於盡心盡力,以利人來利己。     第三,我們要認知動靜順逆的遭遇,自己最多只能掌控其中一半,另一半往往無法預期,既然如此,對於不如意的、不能預期的、不能掌控的事情,我們應該視為預料中的事。我們的生活中,有所謂的「及時雨」,就是要什麼的時候正好就出現了,但是也有「暴風雨」,當然沒有人會喜歡暴風雨,但是我們知道這是在所難免的狀況,只要去理解、認知這個狀況,就不會覺得失意或是不滿意。     最後,我們都是帶著不完美的身心在人間活動,而以不完美的身心來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絕對是不完美的。以因果的觀念來面對現實,以因緣的觀念來努力以赴。雖然如此,我們可以受報的心態接受我們的現實人生,以還願的心態、觀念改善我們的生命,這就是正確的佛教人生觀。 參考:《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平安的人間》、《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Q34: 禪坐時如何對治腿痛、腳麻?

 Ans: (演啟法師) 腿痛、腳麻的原因通常是(1)不習慣打坐的姿勢 (2)氣脈不通 (3)心亂或心急或排斥痛。以下分別簡單介紹其對治方法: (1) 不習慣打坐的姿勢:確認我們的姿勢是正確的,不要彎腰駝背,因為姿勢若不正確,容易引起疼痛。 (2) 氣脈不通:身體的氣脈不夠順暢、筋骨僵硬,可多做伸展拉筋的柔軟運動,像是立姿、坐姿動禪當中都有一些拉筋的動作,但要注意不要硬拉、不要用猛力拉,而是在拉筋的同時放鬆身體,這樣有助於身體氣血的流動。下坐後,也可多做徹底的按摩,舒緩身體的疼痛。 (3) 心亂、心急或排斥痛:心很亂、心急或排斥痛的時候,容易加強肌肉緊繃的感覺、引起疼痛,這時候可以把心放在方法上或接受痛,在痛當中放鬆,這樣雖然痛還會有,但不會變得更嚴重。    除了在家多練習打坐及伸展拉筋運動外,也歡迎多參加法鼓山舉辦的禪修活動來學習相關的方法和觀念。 參考:法鼓八式動禪(傳燈院) https://edm.ddm.org.tw/chansepp/movingmed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