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1, 2021的文章

Q114: 什麼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A(演啟法師): 《大智度論》的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一)一切智:一切智慧,這是小乘聲聞緣覺所得的智慧,又叫作「總相智」。總,是全部的意思,也就是全體概括的認識。基本上,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一切法是空的,那就是得「一切智」。 (二)道種智:「道」指菩薩道,這是一切菩薩所修得的智慧,能知道諸法的種種差別現象就是「空」。小乘所知的「空」是整體,而不是個別個別的去瞭解認識。菩薩為了度眾生,不同的眾生需要不同的佛法,所以菩薩能以「道種智」適應眾生,產生種種教化眾生的功能,應機而說,恰到好處地施以佛法。 (三)一切種智:這是成佛之後所得到的智慧,能通達一切種類和原因,由一切種智可以產生一切智慧的功能,菩薩及二乘的智慧就包含在其中,但是三乘聖者的智慧不能稱為一切種智,只有佛的智慧才可以如此稱呼。 所有諸佛都用能使眾生成佛的方法來幫助眾生,現在的十方諸佛如此,過去的十方諸佛如此,未來的十方諸佛也是如此。他們雖然用許多的方便,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使眾生能夠聽懂,進而接受,這都是為使眾生理解到佛法只有一種,既沒有以聲聞及緣覺的二乘為究竟,也沒有以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為終極。諸佛來世間,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皆以唯一佛乘開示眾生。使一切眾生從諸佛那裡聽到唯一乘的佛法之後,都能得到「一切種智」,也就是實證佛的智慧。 ★ 摘自:《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Q113: 「四無量心」修學的內涵為何?

 A(演啟法師): 慈悲喜捨,稱為四無量心,又名四等心,又名四梵行。是十二門禪中的四禪:1.慈無量心能與樂。2.悲無量心能拔苦。3.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而生喜悅。4.捨無量心即捨如上之心不好執著,又能怨親平等,捨怨親想。 以此四心普利無量眾生,能引無量福德,故名無量。平等利益一切眾生,故名四等心。此四心依四禪而修,修之得生梵天,如三果聖人,故云四梵行。     以布施為例,一般凡夫,只能修布施生欲界天,若修四無量心,則能近於解脫,得生色界第四禪的五淨居天,以能捨故,做無相布施。     有「慈悲」才會布施,而布施不著相,就是「喜捨」。 在《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提到:「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虛空。」…,其中「心行平等如虛空」,是說依我們的慈悲心,產生了慈悲的行為,平等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但是心中無罣無礙,沒有一點自認為做了好事的痕跡和想法。「心行平等」也是直心之意,直心行道,就是心行平等,普遍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而行一切布施,布施之後,心中了無一物。這是真正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事實上就是用四種大平等心、大智慧心、大慈悲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行大布施。如前所說,四無量心是配合四禪所修的梵行,但也正是大菩提心的內容,成等正覺的基礎。因為「無量」即是大,若能修成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就是大雄大力的佛陀了。 ★ 摘自:《維摩經六講》

Q112: 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法門為何?大勢至菩薩聖像手持蓮花象徵何意?

 A(演啟法師):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主要是講修禪定,我們常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出自《楞嚴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法門之一,所謂圓通,就是修行時可以從不同法門進入,無論用什麼法門,只要修行成功,體證到的內容完全相同。所以說門門相通,無論從哪一個門進去,進去以後都是同一間房子。所以修行時一定要一門深入,不要看到這一門也想進去,那一門也想進去,結果一門也進不了,一事無成,變成門外漢。 大勢至菩薩就是因念佛而證圓通的,此段經文就是大勢至菩薩在向釋迦牟尼佛及所有的聽眾說明自己的修行方法。     詳細內容請閱讀《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之「第三章念佛禪的修行方法」,聖嚴師父有作說明喔。 https://ddc.shengyen.org/mobile/text/10-11/222.php

Q111: 食存五觀的意義?

 A(演啟法師):食存五觀,即:(1)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5)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法鼓文理學院惠敏校長在《當牛頓遇到佛陀》一書中有提到:「五種觀想,也是我終身學習動機的泉源。每天的飲食是由多少眾生的血汗換來?有多少眾生的死與犧牲才能成就我們今天的生命,我今天有何功德可以享用?而且食物當前,要遠離貪欲、驕逸等等過失,猶如吃藥療病,恰如其分地用餐,為滋養身體,以成就道業,報答眾生恩,回饋社會大眾。」因此,「食存五觀」作為「報眾生恩」的學習動機以提升社會生活品質。 ★詳細內容可參閱《當牛頓遇到佛陀》

Q110: 禪堂為何又名選佛場?

 A(演啟法師):「選佛場」的意思是說,這個地方是提供人們,從煩惱心之中將佛心選出來。關於這三個字的來歷,有種種的說法以及不同的故事,有些故事是製造出來的,根本沒有發生過,不過我現在要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年輕的讀書人,他很用功的讀了十年書,準備赴考做官。赴考場途中,有一天借住到一間廟裡,廟裡的和尚問他:「年輕人,你經過這兒要到哪裡去啊?」讀書人說:「我要去趕考,準備考官、選官去。」和尚問:「你要考官,準備了多久啊?當了官以後要做什麼呢?」年輕人回答:「哦!很辛苦,我已經拚命讀了十年書,當官之後就要管事,那就很忙了。」和尚又問:「這不是太累、太辛苦了?你要選官,為什麼不選佛呢?選佛最簡單、最容易的。」年輕人一聽:「選官我知道,選佛要怎麼選呢?選上了又怎麼樣呢?」和尚答說:「很簡單!什麼都不要準備,什麼也不必期望,佛就在你的面前,你已經選上了。選佛選上之後,你自己根本沒事,但是,你可以為一切眾生做老師,為一切眾生奉獻。」年輕人說:「這真是太好了,又可以做老師,又可以奉獻,自己又沒事,也不需要準備,這太好了!」結果這位年輕人不去選官,就在這間廟出家,出家之後就寫了「選佛場」三個字;他沒有事情做,就在那邊選佛了。 ★摘自《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Q109: 「布薩」是甚麼意思?

 A(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在《戒律學綱要》的解釋是:布薩是梵語的音譯,是清淨三業與長養功德的意思;又說是「淨住」的意思。半月一次的說戒,是大小乘一樣的,小乘稱為羯磨,大乘稱為布薩。       亦可參考香光莊嚴的文章。http://www.gaya.org.tw/magazine/v1/2005/78/78l1.htm

Q108: 「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是甚麼意思

 A(常恩法師): 「慈悲」有三等 ………… 1.生緣慈悲:如見眾生苦,起同情心,願救濟、願拔苦,由有我相,故有生相。 2.法緣慈悲:由二空觀智,空除了眾生相而發起的慈悲心,此二空觀智仍屬有功用,雖無生相,猶有法相。 3.無緣慈悲:以深般若,照見從本以來,生佛同體,無有所起慈悲之境,亦無能起慈悲之心,此為無功用道的如來大慈悲心。 以上摘自:《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Q107: 什麼是四種悉曇?

 A(常恩法師): 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 ……… 佛法是適應眾生的根機而安立的,需要什麼,就為他說什麼。如《大智度論》所說的四悉檀,即是佛陀應機說法的四大宗旨。 說法的宗旨雖多,但總括起來,不出此四。 一、世間悉檀,以引起樂欲為宗。如對初學而缺乏興味的,佛必先使他生歡喜心。…….. 二、為人悉檀,以生善為宗。如不肯布施的,就將布施的功德說給他聽。為說持戒,為說忍辱等功德,總之,應機說法,以使他的善根滋盛為目的。……… 三、對治悉檀,以制止人類的惡行為宗旨。如貪欲重的,教他修不淨觀;瞋恚重的,教他修慈悲觀;愚癡重的,教他修因緣觀;散亂多的,教他修數息觀;我執重的,教他修界分別觀。…….. 四、第一義悉檀,這以顯了真義為宗,這是佛陀自證的諸法實相。不信解這甚深的真義,而修行趣證,是決不能了脫生死,圓成佛道的。所以佛依第一義悉檀說,是究竟的了義說,這才是佛法的心髓。」 以上摘自:《佛在人間》(CBETA 2019.Q3, Y14, no. 14, pp. 29a3-31a5)

Q106: 「我執斷則不戀生死,法執斷便不厭生死」這句話的意思為何?

 A(常恩法師): 可以從認識「空」 來理解。 ……… 「真空」: 當我們沒有開悟見性時,老是圍繞著這麼一個小小身體的我,和這麼一個身體所處的小小環境打交道、起分別、生執著,時常你爭我奪,放不下、丟不開,時時有煩惱,處處遇困難,這都是庸人自擾,多麼可憐!當我們一旦開悟、見佛性,就會見到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太平的,沒有什麼需要爭,沒有什麼需要丟;不來也不去、不多也不少、不增也不減、不淨也不垢;本來就沒有一樣固定的東西叫做理體,所以叫做「真空」。 佛性是遍於十方三世而又不滯於十方三世,這叫做「真空」,又名「妙有」,這是大乘佛法的「畢竟空」、「真實空」,實相即是無相,又不離一切相。 相對於「真空」,還有「頑空」、「偏空」幾個名詞。 「頑空」: 一般人講的空空如也的空,那是幻滅、虛幻的,把一切都否定掉,也就是「頑空」,這很可能使人變成消極、逃避、厭世,或使人變成積極、瘋狂、亂世。 「偏空」: 至於小乘所見到的空,叫做「偏空」,他們離五蘊、出三界,離六根、六塵、六識的十八界,不再造業、受報而進入涅槃,也就是出離三界的生死輪迴。 因他們只斷我執證人空,未斷法執未證法空,還沒有實證二空真如,所以未得真空。 唯有進入大乘菩薩的層次,我執斷則不戀生死,法執斷便不厭生死;既不貪戀生死也不厭離生死,這才叫做真空。」 以上摘自:《神會禪師的悟境》

Q105: 1.什麼是三般若? 2.三般若於修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作於生活中?

 A(演啟法師): 《金光明經云義》卷上有提到三般若:(1)實相般若,為般若之理體,為眾生之本真,離一切虛妄之相;(2)觀照般若,乃為觀照實相之實智;(3)方便般若,為分別諸法之權智。 聖嚴法師在《金剛經講記》解釋並說明如何在生活中運用: (1)實相般若:實相即無相,是超越語言文字,超越一切現象,但是又不離一切現象。一切現象經常在變化,而實相雖然沒有一定的定相,但它是如如不動的。(2)觀照般若:觀照則是用佛法的觀點,來觀察我們的生活環境及身心世界。只要深刻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就可以發現它是變化不已的,所以是無常的;因為一切現象變化無常,所以沒有一個真實的我,也就是無我;再進一步觀察,既然無我,所以是空的,而能體證到這個空的就是「觀照般若」。 (3)文字般若:所有用來說明苦、空、無常、無我等道理的一切經典及種種文字,例如《金剛經》、《心經》,都叫作文字般若。我們在這個世界生生死死,永遠沈淪在苦難之中,唯有藉著語言文字,才能知道苦是什麼、難又從那兒來?才會明白是因為有個自我的執著,受到自我假相的困擾,才會產生種種煩惱。因此藉由文字般若,能讓我們產生智慧,幫助我們離開煩惱。

Q104: 在家居士與法師書信往來、應自稱三寶弟子?弟子?學人?學生?後學?末學?法名?或俗家姓名?

圖片
 A(常恩法師): 請參考:佛教人士尺牘稱謂表。摘錄自:《佛教叢書7.書信的禮儀》

Q103: 後學請法,請問法師,什麼是「教理行果」?

 A(演啟法師): 聖嚴法師在《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提到,佛法有很清楚的次第、組織,首先一定會講教、理、行、果,這是學習佛法的基本原則。以下摘要如下: 「教」,是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之中所說的種種教義,目的是要讓我們明白如何修行,了解修行有一定的規則可循。  「理」是一切眾生的根本、一切諸法的本性,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所有一切道理的本身都離不開它。佛所說的「理」是理體,就是實相;相有事相、實相,實相才是「理」。理是不可思議的,不可以用語言說明,也不可以用頭腦去思考;如果真要用語言文字說明,就姑且名之為空性,即諸法皆空、五蘊皆空的「空」。 「理」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一定要自己去體驗。如何體驗?必須透過「行」,而「行」又必須根據「教」——佛所說的教法修行,所以「理」還是需要「教」來說明,等證悟或實證了,修行就有了結「果」。 未聽聞教理,知見不正時,是外道;知見正確了,可是煩惱不斷,是凡夫;若進而修行佛法,使煩惱不起,就變成聖人;煩惱斷除了,就是大菩薩;一直到無明全部斷盡,最後一分無明也斷時,就是圓滿的佛。所以,教、理、行、果四個項目,就是我們修行佛法的基本程序。 詳細內容可閱讀<修學佛法的基本原則:教、理、行、果>章節喔。 https://ddc.shengyen.org/mobile/text/10-11/13.php

Q102: 迴向偈中, 願消三障諸煩惱的三障是甚麼? 普願罪障悉消除的罪障是甚麼? 這些障是如何形成的? 要怎麼消?

 A(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在《念佛生淨土》有解釋三障,簡單摘要如下: (一)業障:狹義的業障是指職業,有些職業會使得人們沒有辦法照自己的意思來修行佛法,例如世代養豬、養牛、打魚、賭博等行業,一時間無法改行,對於修行佛法而言,都會構成職業上的障礙。 (二)報障:是指身體與環境,我們的身體是不可能盡如我們的願望,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例如你很想去聽經聞法修法,結果身體或環境會促使你無法如願修行佛法,這就是報障。 (三)煩惱障:就是指的「心不由己」,時時在心裡產生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煩惱,例如貪、瞋、嫉妒、驕慢、懷疑、恐懼、駭怕等等。 至於如何消除,我們可以一起來聆聽 師父在大法鼓的開示喔。網址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mcwHlowh44

Q101: 「永傳無盡燈,紹佛大悲行;宗奉嚴師教,風宣法鼓聲。」的含意

 A(演啟法師): 聖嚴師父說:「一個人關懷千百人,人人關懷千百人,我們的心燈無盡,我們的社會也就普遍地溫暖和淨化了,這是我對提倡人間淨土有非常堅定信心的原因,為什麼?因為《維摩經》講,人人都可以成為無盡的燈。我們這個世界,只要有人弘揚佛法,只要有人提倡淨化社會,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淨化。」     傳燈即是傳法,方丈和尚在2019年傳燈法會上開示勉勵大眾,每個人都有一盞心燈,要讓這盞智慧光明的心燈,燈燈相傳,讓其照遍全世界、全宇宙,他也提醒大眾不要忘了自己的初發心,同心同願實踐聖嚴師父「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大願,永傳無盡的菩提心燈。 摘錄自《維摩經六講》、法鼓雜誌網路版351期(2019.03.01 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