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39: 學佛後的自己體悟到無所求的法喜愉悅,但這種覺受也是一種求……然而在俗世中凡事很難不求,要怎麼做才能在求與不求中找到平衡。

  A(常恩法師):

或許可學習憨山大師「捨」的修行方法。

……

在明朝末葉,有一位名叫憨山的禪師,教導人們如何以「捨」這個字來修。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當一個人念頭生起來時,即刻中止它或放下它。但中斷念頭或放下念頭並不是表示與它對抗,或者嘗試拋掉它,而只是意味著不去理會它。


修行「捨」有好幾個層次。


第一個步驟是捨去你的過去和未來,而專注於現在,因為凡是妄念必定與過去和未來有關。這看起來似乎容易,其實不然。


第二個步驟,我們更需要連現在這個時刻都捨棄。現在這一個時刻可分為兩個部分:外在或外境,以及內在;內在又可以分為身體和內心。……


假如你能夠專心一志於你的方法上,結果你會忘了身體的存在,那時剩下的就只有你的「專注」了。


當你只剩「專注」而沒有外境和身體時,還是有一個「專注」的念頭,最後一步是將這個「專注」的念頭也捨掉,那即是連你的心也放下,而達到心境統一的境界了。


以上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更詳細解說可參考書中全文。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Q92: 何謂[ 流轉門 ]、 何謂[ 還滅門 ]?

Q95: 別解脫戒、定共戒、道共戒,指的是甚麼?